数字印前技术-第1讲 印刷术的发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字印前技术-第1讲 印刷术的发展

数字印前技术 江西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要求: 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 前提:文字的产生 技术条件:盖印与拓石 物质基础:笔、墨、纸 甲骨文字 钟鼎文 金文,亦称铭文或钟鼎文,乃铸或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承接甲骨文而起。初始于商末,盛于西周,记录的内容与当时社会,尤其是王公贵族的活动息息相关,多为祀典、赐命、征伐、围猎及契约之事。大部分人以周宣王在位时期铸造的毛公鼎金文(又称西周金文)为代表,毛公鼎铭文共三十二行,四百九十七字。 西周以降,金文被普遍地使用,而用途则无甚改变。据统计,其文约有三千零五字,可辨识者,计有一千八百零四字,比甲骨文略多。由于商周盛行青铜器,而青铜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锺」为代表,因其刻于金器、大钟上故称之金文,亦因而得「钟鼎文」之名。 毛公鼎铭文 篆书之大篆(西周后期) 篆书,又称篆文、篆体,是中国书法样式。中文书写这古老样式,现今仍然经常用在艺术家之印。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篆书之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临写大篆 大小篆比较 大小篆的区别?相比较而言,小篆的进步之处? 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清代隶书又有长足发展。 汉代隶书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相对隶书而言,从实用角度而言,楷书的有哪些特征? 相比较隶书而言,楷书为隶书的正写,减省了波势,增强了骨感,更显堂堂正正。 行书、草书 行书,或叫行楷,相传是在后汉末年所创。古人对行书的来源有如此看法:“行书即正书(楷书)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书断》,唐张怀瓘)从晋以来,多数书法家都兼工行书,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及其《兰亭序》。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兰亭序(行书) 草书(始于秦汉之时) 《滕王阁序》行草 文字为线之艺术,气之运行而成物,线之流动而成字。 人以气为主,以气作文,文如其人,以气写字,字如其人。 技术条件之盖印 盖印(印章):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技术条件之拓印 拓印,也称拓石,也指现在的碑帖。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刷:以木刻板形式出现于唐朝初期,宋代的雕版印刷已遍及全国。 唐初贞观十年,梓行《女则》十篇为雕版印刷之始。 在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般书籍的印刷,是贞观九年(公元636年),唐太宗下令印刷《女则》一书。明代史学家邵经邦在其所撰《弘简录》卷四十六《太宗后长孙氏传》中有以下叙述:“太宗后长孙氏,洛阳人,遂崩……及宫司上其所撰女则十篇,采古妇人善事。……帝览而嘉叹,以后此足垂后代,令梓行之。”梓行就是雕版印刷。 《旧唐书》中关于唐文宗下令禁止发间刻印历书的记载图 现存最早的印本历书 唐中和二年成都樊赏家印的历书 木刻金刚经 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版 活字印刷 宋代科学家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公元1041年-1048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北宋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板,为中国最早的商标。 图案左右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则刻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广告文字:“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偷工,民便用,若被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木活字印刷(公元1297年-1298年) 木活字版为元代科学家王祯所首创王祯是元代木活字印书很有成就的人。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初,曾于安徽旌德和江西永丰任职。 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 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大方文佛华严经》 现代印刷术的演进 古代印刷术由我国传往世界各国,而现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