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瓷器――CHINA.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世界的瓷器――CHINA.doc

走向世界的瓷器――CHINA   寻访景德镇,寻访千年不灭的窑火,也是寻访千年传承的中华文明之火。   今天在景德镇有将近10万人在生产陶瓷,他们也在一个新的世纪循环里参与全球瓷业的竞争。他们所面临的局面已经不同了,不再有顶尖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也不再有辉煌华丽的时代背景,有的只是默默的坚持寻求。   中国瓷器的生产,早欧洲1700多年,脉脉传承,精益求精。景德镇一方面因它特有的做瓷上乘原料高岭土,另一方面因地处赣北山岭穷乡,屡避战乱,可以专心发展,到宋朝已成为江南陶瓷制造的重镇。宋真宗时开始生产御供瓷,元、明、清三代都在此设官窑,极大提高了景德镇生产精品的技能;明清瓷器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又使这种技能扩大并普及化,产生大量民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官民竞市的繁荣局面。当时景德镇是“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花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当时制瓷业分工极细,非常专业化,“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制瓷业在整体上达到了顶峰。   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在英文里china既是指中国,也是指瓷器,可见瓷器是中国文明输出的代表。   瓷器英文名china的另一说法是瓷都景德镇。自宋以来,景德镇渐渐成为中国制瓷的中心,景德镇的瓷器也行销海外。当时景德镇的旧名是昌南,读音与china相近。      这一传说也说出景德镇、瓷器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国制瓷技术最早传播到朝鲜和日本。朝鲜在10世纪初即已仿造越窑、汝窑青瓷,日本在南宋和明初都曾派人来中国学习制瓷。11世纪中国陶瓷技术传到波斯,又从波斯传到阿拉伯,15世纪传到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各国。14~15世纪中亚、欧洲所造陶瓷中常具有中国风格。但是一直到16世纪中叶,欧洲人都没有制出真正的瓷器来。      1792年,英国著名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其日记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真货价值千金,于是只好仿造。”       1792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达到顶峰。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达到6000万件以上。      尽管中国瓷器在当时价格很昂贵,但仍被王室、贵族抢购一空。在他们的宫殿、邸宅、陈列室中展示中国瓷器,以显示其身份的高雅,同时也作为王室的财产,加以炫耀。据有关记载:西班牙皇宫当时收藏有中国瓷器三千余件;葡萄牙王后的财产清单中,中国瓷器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位文化艺术爱好与收藏者。1670年建立凡尔赛宫,后在宫内修建托里阿诺宫,该宫内以陈列着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著名。该宫在建筑上又借鉴了“南京瓷塔”的手法覆盖以彩釉陶砖、又称“托里阿诺瓷器宫”。不仅王室、贵族,其他各阶层人士也热衷收藏中国瓷器。荷兰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在1653年以收藏中国瓷器精品而闻名荷兰。直至今日,我们在欧洲各国博物馆及私人收藏馆家那里还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中国外销瓷器。      王公贵族也把中国瓷器作为贵重礼物馈送。如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是四个中国描金瓷“对虾”。王后委托人在中国订烧自己肖像的餐具,赠送给有功的士兵。      为避免珍贵的瓷器受损,他们也在瓷器上安装金属饰物。在欧洲传世的中国瓷器上,我们看到很多瓷器的口、足、流、柄等部位都镶嵌着金属饰物或附加盖等装饰。饰物为欧洲所流行并喜爱的款识,既保护了瓷器,又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看上去使瓷器更显得富丽堂皇。      15至17世纪,整个欧洲仍处于生产陶器和软质瓷的阶段。到了18世纪,各国纷纷建立皇家瓷器工厂,加强对中国瓷器的探索与研究。于是在德国,首先烧制出模仿中国瓷器的硬质瓷,继而奥地利等国先后烧出硬质瓷,结束了欧洲软质瓷的历史。如今欧洲在瓷器的工业化、技艺和艺术性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瓷都渴望能再走进它的辉煌。      窑主期待24小时的烈火能有绝美的瓷器产生;我们也期待中华文明能如凤凰涅 一样浴火重生。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