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来开启后王永庆时代.doc
谁来开启后王永庆时代
王永庆交棒卸任后,台塑集团进入了由职业经理人和第二代共同管理的“同治时代”。但在“二王”仍是台塑精神领袖的局面下,台塑集团是否真的能开启“后王永庆时代”?后王永庆时代到底会呈现怎样的局面?是一人独揽大权还是继续维持目前这种共同管理的模式。这个时代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台塑自身的命运,也见证着亚洲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否走得更远。
本刊记者几经周折,独家专访了王永庆的女儿王瑞华副总裁,在女儿的话语中,也许我们更能了解后王永庆时代的特征 ,在她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体会王永庆留给“后王永庆时代”不朽的精神。
在家族企业密布的亚洲,任何一个知名企业都没有王永庆的台塑更具“ 家族化特征”,王永庆、王永在兄弟的后代在台塑集团任职高管的人数高达20多人,在最高决策机构――台塑7人行政中心就占有了4个席位。家族人员出任企业决策层和高管层的比例如此之高,不要说郑周永创立的现代、郭鹤年创立的郭氏这些今天亚洲最具家族化特征的世界级企业,就连王永庆终生景仰的洛克菲勒家族鼎盛时期在美孚石油公司中的力量,与台塑相比都望尘莫及。
如果亲临2006年6月5日“台塑权杖”交接的记者会,你就会发现“形式”上家族化的台塑,在“内容”上是如此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一长桌上台塑行政中心7名小组成员的名牌依序排开,最中间的名牌上写着“总裁王文渊”,右边则是“ 副总裁王瑞华”。整个记者会过程由总裁王文渊主导,当记者问到敏感问题时,一旁的王瑞华则会补充说明,但王瑞华从未抢先回答任何一个问题 ,始终谨守一个身为副手的身份。
从王永庆“台塑权杖”交接后的权力分布,可以看出王永庆对台塑“家族化”的潜在风险尚存忧心:在7人最高决策层中,存在着三驾马车形式的权力图谱,王瑞华、王瑞瑜亲姐妹,王文渊、王文潮,再加上李志村、吴钦仁、杨兆麟形成第三方力量 ,相互牵制但也不影响通力协作。
而在台塑的高管层,“家族化”更是彰显无遗 :王永庆共有“二子七女 ”,除去自立门户的王文洋、王雪龄和王雪红,以及已成为台塑决策层的王瑞华和王瑞瑜,其余均在台塑任职高管,如果加上他们的配偶,家族高管队伍则更为庞大。
韩国现代集团“家族化”的悲剧,王永庆正在设法避免:从“三驾马车 ”的权力分布,就看得出王永庆的用心良苦,在王氏第二代接班人无人可以独挑大梁的情况之下,只能施此权宜之计。
也许在时至今日王永庆的心中,最为理想的接班人可能还是王文洋。只有这个曾因“桃色风波”令王永庆万分恼怒、随即被赶出台塑的长子,才是台塑众望所归的接班人,也只有他能够迅速填补王永庆“退出”台塑所产生的权力真空。就是放眼全世界来搜寻台塑的接班人,实际上也少有人能像长子王文洋这样符合王永庆的要求:24岁即获得管理硕士和化学博士的学位,27岁统筹台塑美国工厂,在其任职台塑的17年里,他的能力和天资令台塑上下为之信服。
不管王永庆未来是否会请回当年的少帅――王文洋,也不管王文渊和王瑞华这对堂兄妹能否亲密合作延续王永庆的百年基业,但家族企业自身的宿命台塑同样无法抗拒,它不以王永庆自身的意志为转移。虽然今天90高龄的王永庆仍然显得那么精神,但若干年之后,他还能超越时空指挥台塑沿着他既定的方向前进吗?
千万不要因此而对台塑今天的“家族化”特征妄加批评,它的种种弊端王永庆同样心知肚明。但谁也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从事商业更是如此,在东亚这个从来都是政治占主导的社会,老一辈创业者不得不用特别的生存手段来延续他们的梦想。在他们的选择中,“家族企业”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但至少称得上是次优的选择。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