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引导学生独抒性灵.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善于引导学生独抒性灵.doc

要善于引导学生独抒性灵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00-01   摘要:个性化作文要求学生不仅敢于独抒性灵,写出新意、新语、新据来,还要善于独抒性灵,写得自然、规范、厚实。然而纵览高中生作文,包括那些高考满分作文,却很难有新鲜感。总觉得作者说来说去还是那几句现成话,颠来倒去还是那几个旧事例,抒来抒去还是那几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有些文章,形式使人眼花缭乱,什么“三段论标题”、小标题、题记、跋语等等,洋洋大观,但这些不仅不能使阅读愉快,反而成为阅读的累赘和障碍。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精神世界贫乏、对生活的熟视无睹以及表达方式欠缺规范等,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纠正之。   关键词:人文精神;性灵;散文;体味      一、用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人文精神包括:对大自然的敬畏、景仰、适从与维护;对人的尊重、理解、宽容、谦让、交流和沟通;自我的激励、节制、反思与修正;对社会的贡献、奉献和责任感;对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理解、认同和遵从;以及作为人应有的哲学思考、科学精神等等。   有无人文精神,决定着文章格调的高低。谁都知道鳄鱼凶猛冥顽,绝非一篇文章能吓倒,然而我们至今愿意拜读韩愈的《驱鳄鱼文》,因为那里边包含着韩愈的义愤和凛然正气。再比如,眼睛是身体的一部分,在顾城笔下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表达的是一种执著追求正义和真理的积极心态。而在一位考生的笔下,却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玩世不恭的颓废情绪。   多数高中生并不真正拥有人文精神。他们不知道拿什么观点去看待人、事、物;不知道对人、事、物表达出什么样的观点。他们不知道拿什么去感悟生活,也不知道感悟生活中的什么。他们觉得对什么都有真知灼见,其实对什么的理解都很肤浅。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对红色的理论不积极接受,对黑色的教唆能保持警惕,对泛黄的东西也保持距离,唯独对灰色情有独钟。他们的心灵混沌而又空虚,亟待润泽和升华。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灌输。要把人文精神概念讲明白,让学生知道人文精神的基本观点和命题。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就是人文精神的演绎,各种教科书,尤其是文科教科书就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具体帮助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建构。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也可以通过交谈和实践。教科书中的结论和教条不能直接移入作文,不能代替具体题目下学生自己的感触和见识,不能代替具体的形象。比如历史课本可能会讲什么时候恢复了高考制度,政治课本可能会讲高考制度的合理与公正,但都绝对无法讲述形形色色的人关于高考的喜怒哀乐,因而需要通过作文的形式将其具体化、故事化。作文从作者自身来讲,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内化和转换,从文章的客观效能来看又是人文精神的传递和交流,因而是最能有效建构人文精神的好形式。      二、引导学生真切地体味生活      生活中有无数可忆、可玩、可味的细节,写出来,便是好文章。性灵派文学作品是这方面的典范。比如袁宏道曾有一篇全用名词写出来的小品文《觞政?十六之欢具》:“楸枰、高低壶、觥筹、骰子、古鼎、昆山纸牌、羯鼓、治童、女侍史、鹧鸪、沈茶具(以俟渴者)、吴笺、宋砚、佳墨(以俟诗赋者)。”虽是名词罗列,但其中的每一样都可玩味,传递出作者雅致的文化情趣。   和学生充分地互动也是引导学生体味生活的好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讲述:“我让我未来的学生――六岁的学前儿童每星期到学校来两次,我带领他们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我给孩子们指点出这些事物之间的几十种的相互联系,于是激发起他们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来,孩子们就编起各种故事来了……我面前放着几千篇儿童编的故事,每一篇都各有各的长处。”〔3〕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就要尽可能地和学生长时间相处和互动。   体味生活最好的手段仍然是最传统的手段――写日记。鲁迅先生就曾写过专为投稿用的日记,那是应好友刘半农主编的《世界日报》副刊约稿而想出来的作文办法。他说:“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平时接着一懒,便搁下,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类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画到薄。”用这样的方法,鲁迅先生写了《马上日记》《马上记日记》等十多篇文章。      三、倡导优良文风,促进规范化表达      独抒性灵提倡的是新意、新理、新据,但是在文体的选用和语句的表达方面则必须合乎常规。就像建筑工程,设计可以别出心裁,但施工必须符合建筑学的基本原理一样,教师必须脚踏实地地教授基本的文体知识,训练基本的表达技能,训练学生平实、质朴、简洁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