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中医治疗与整体护理.docVIP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中医治疗与整体护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中医治疗与整体护理.doc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中医治疗与整体护理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及灌肠结合整体护理 治疗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UP病例68例,内服消溃愈疡方,外加黄柏乌梅汤灌肠,同时施以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 68例患者中,治愈46例,有效18例,效果不佳者4例,无不良反应,治愈率67.6%,总有效率94.2%。结论 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非特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治疗过程中结合整体护理,加强操作护理,突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为提高治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中医治疗;整体护理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non-specific ulcerative proctitis)是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局限类型,约1/10可 发展 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尽早控制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可降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1]。本病为距离齿状线15 cm以下的直肠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病变限于直肠而不向上蔓延[2]。主要表现有直肠出血、里急后重、便急、便秘、腹泻、血便和黏液便,少数可有肛门痛,其中以直肠出血最为常见。我科采用中药内服外加灌肠结合整体施护治疗该病,收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 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病的诊断标准按照1993年 中国 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3]结合2000年成都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4]:(1)临床表现有持续反复黏液血便、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2)肠镜检查直肠黏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呈弥漫性分布,黏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3)病理检查呈炎症性反应,同时常可见直肠糜烂溃疡、隐窝脓肿、线状排列紊乱、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等。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我科确诊收治的68例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5±16)岁;病程(3.6±1.8)年。   1.2 治疗方法 (1)口服中药,自拟消溃愈疡方:白头翁、槐花、地榆、黄连、白及、薏苡仁、当归、党参、白芍、茯苓、甘草等,随证加减化裁,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2)灌肠方用自拟黄柏乌梅汤:黄柏、苦参、赤芍、白及、乌梅、白头翁、三七等,浓缩煎剂150 ml,每日上午9时或晚上9时左右保留灌肠1次,术前排空大小便,温度38 ℃~39 ℃为宜,灌肠后使药液保留时间2 h以上。2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3 整体护理   1.3.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床面平整清洁,床单、被套、枕套定期消毒。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防感冒,生活有节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参加 体育 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部分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多,或有肛周湿疹,每次便后督促患者用温水清洗肛周及外阴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也可用氧化锌软膏涂肛周皮肤,防止肛周皮肤糜烂。   1.3.2 病情观察 做好床边交接班,按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平时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量、颜色以及全身情况等,并准确无误的记录。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下腹疼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比较每次治疗后改善情况。治疗操作中,细心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有无腹痛、恶心等情况,若发现体征异常则暂停灌肠,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3 灌肠护理 (1)材料与体位的选择:以18号肛管为宜,对溃疡面较大的患者,采用一次性导尿管,以减轻对肛门及直肠的刺激,取左侧卧位,同时嘱臀部适当抬高。(2)药液量及温度:灌肠中药药液量为150 ml,一般不超过200 ml,该量易被肠道黏膜吸收[5]。药液温度略高于直肠温度,保持在38 ℃~39 ℃,这样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吸收,温度过高可使肠腔黏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肠黏膜易引起排便反射,温度过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5]。(3)操作步骤:灌肠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或晚上9时左右进行,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10~15 cm,操作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易于导管插入,如患者出现便意,嘱其大口呼气,放松腹肌,降低腹内压,解除肠道痉挛。灌肠液注入的速度控制在约60滴/min,灌肠后嘱患者平卧,将两腿伸直,抬高臀部,同时紧缩肛肌,静卧1 h,药液保留时间不要少于2 h。(4)注意事项: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身体暴露,灌肠时摇匀药物,延长有效存留时间,利于肠黏膜吸收。对有痔疮或肛裂的患者,在灌肠前用温水洗浴,插管时可用马应龙软膏或石蜡油作润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