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史实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史实考

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史实考 计东生 王介荣   魏汝贤(1216~1245年) 南宋特奏名状元。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魏志的曾孙,居同里镇冷家浜。幼时父亲早亡,家道中落,母子两人靠几亩薄田生活。魏汝贤天资聪明,从小发愤读书,经童试进入松陵学宫就读,每次考试都名列笫一,21岁中举。淳祐四年(1244年)春,在昆山陈墓富商陆某的赞助下,凑足路费,参加朝廷在临安(杭州)举行的会试,得中进士,并成为特奏名状元。他是吴江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当年吴江知县李椿在松陵镇学宫东侧和同里冷家浜立状元牌坊,以示表彰。明洪武三年(1370年)吴江知县孔克中在学宫东重立状元坊。旧时同里镇富观桥向北至冷家浜修筑的大道,就命名为“状元街”。 淳祐五年,魏汝贤因病不治而去世,时年30岁。据传在魏高中后的下一年,陆某就在周家浜择地造了“状元厅”,并将魏汝贤亲笔题词的“状元厅”???额和“职思奇居”、“世德作求” 等刻在砖雕门楼上,“状元厅”直至60年代才拆除。 附录: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史实考 魏汝贤世居同里 南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特奏名状元魏汝贤,系吴江同里人。有众多的历史记述,为臻史料真实,以弥不足,略考如斯。 “特奏名状元,魏汝贤志四世孙吴江。” 明·正德《姑苏志·科第表上》 魏汝贤前志曾孙,宋制有正奏有特奏,是科正奏状元留炳炎,特奏则次榜也。”(〔明〕弘治《吴江志·卷8》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同里志·卷之九·科第》) “宋时有所谓特奏名者。开宝中,诏礼部阅进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赐本科出身,谓之恩科。淳祐中,邑之同里有魏汝贤者,为特奏名状元,人不知特奏之义,谓是副榜者。非也。”(《民国垂虹识小录·卷2》〔清〕《 同里志·卷之二十一·杂录》) “邑之同里有魏汝贤者”,就是说魏汝贤为县属下的同里之人。 近代,经反复考证查实,有所记载的: 《吴江艺文志》16页:魏汝贤(生卒年不详)(注: 生卒1216~1245年),宋吴江同里人,魏宪弟魏志四世孙。淳祐四年(1244年)特奏名状元。1994年版《吴江县志·大事记》及《吴江札记》:南宋·淳祐(1244年),同里人魏汝贤为特奏状元。 以上系列史料所摘录,魏汝贤世居同里,为南宋理宗淳祐四年特奏名状元,这是历史的事实,确凿无疑。 魏汝贤同里史迹 志书是记存历史的重要依托,遗踪古迹,则是史实的重要佐证。魏汝贤高中状元后得急病去世,故志书中没有其的传记,但在同里,有多处关于状元魏汝贤的古迹、胜地及地方史痕。 (一)状元坊,明·莫旦《吴江志》有此明白记载“状元坊在学官左,宋淳祐四年为特奏名状元魏汝贤立,明洪武三年知县孔克中重立参史志。”清·嘉庆《同里志·卷之四·建置至中·坊表》记载:“状元坊在冷家浜,淳祐四年为特奏名状元魏汝贤立,今圯。” “状元坊”的建立,除了在魏汝贤里居的冷家浜外,还在县府学宫左(魏曾就读于县学宫)建立,时隔百余年后再又重建,可见地方官员对此“状元坊”的重视。 (二)状元街,嘉庆《同里志·卷之五·建置至下·古迹》:“状元街,在冷家浜南,南至富观桥,为宋魏汝贤里居,有状元坊,今圯。”富观桥,位于同里镇北的入镇口处,此桥建于宋代,桥身建材主要为武康石。冷家浜是魏汝贤的出生及居住地(冷家浜今属九里村二组)。当年为便于骑舆驰骋迎来送往而扩修通道,从冷家浜魏汝贤居处,向南直达富观桥堍,衔接镇区,该路俗称为状元街。解放初,在张施桥与火泾桥之间,泥路中杂有砖石路基,即为该路之遗迹,路面宽有1米多。 (三)“冷家浜”,为宋魏汝贤里居。同里于北宋绍兴(1131~1162年)初,设置巡检司,正式建镇。同里镇初建在九里湖畔,后逐渐向东发展、转移,今九里湖畔在镇北郊,距镇区不到1公里。明《同里先哲志》及嘉庆《同里志》都有记载:“冷家浜,在九里。” (四)冷家坟。民间传说,魏汝贤死后,遗骸即葬于附近的大止圩,里人习称该地为”冷家坟“,或称“冷状元坟”。里人俗称魏汝贤为“冷状元”,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居住地,二是才得功名身已“冷”了。该墓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时,平整土地被毁。但至今年岁稍长者,都有“冷状元坟”之印象。 (五)古街、古桥,也留下许多历史痕迹。如古镇区西部的老街叫“上元街”,街之南端的汤家桥,又名“上元桥”,跨西初冲字两圩的“三元街”等,这些名称的由来,正如苏州市志书上解释“三元坊”名称的由来一样,决不是空穴来风的,而从历史时代的推测,也是完全相符,不容置疑的。 三、有关几个史实问题 (一) 与陈墓(即今锦溪)富商陆氏的关系。陆氏宅在周家浜,周家浜位于陈墓南面,靠近同里、周庄方向。陆某要到同里、吴江去,必经冷家浜。陆某曾资助魏汝贤赴考经费。魏高中后,将“状元厅”的匾额,及亲笔写“职恩奇居”、“世德作求” 八个字赠予陆某,以示谢恩。次年就在周家浜择地造了幢“状元厅”,魏汝贤的真迹刻在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