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doc

PAGE  PAGE 8 田沁鑫:回归自己的表达   很多作品票房很漂亮,但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股劲儿”   时间久了,人们已想象不出田沁鑫长发披肩的模样。多年来,这位女性话剧导演以一头短发示人,中性形象是她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在她看来也是做导演过程中能够兼顾多方的最好状态。   从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李碧华的《青蛇》、老舍的《四世同堂》,到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再到以弘一大师为主要线索的《聆听弘一》,田沁鑫让那些文字在舞台上重新活了一回。   2017年是中国话剧110周年诞辰。田沁鑫的《聆听弘一》于全国率先祭祖话剧创始人李叔同。像田沁鑫的很多作品一样,这部戏有着宏大的背景和主题。一直以来,她的作品被认为有着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既有中国文化的审美品格,又有世界范围的观众基础。   自1997年以处女作《断腕》开启舞台艺术生涯以来,20年时间里,田沁鑫目睹演出市场在商业浪潮的激荡中逐渐欣欣向荣,她也是其中一名参与者和推动者。她本人曾于2012年以5426万元的票房收入夺得“话剧导演排行榜”冠军,成了一个“有市场能力”的“新锐导演”。   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专访时,田沁鑫这样总结自己20年的话剧生涯:第一个阶段追求艺术至上、自我表达;第二个阶段,作为唯一一位女导演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现中国国家话剧院)后,渴望证明自己;第三个阶段,演出市场繁荣,她成为卖座导演;第四个阶段,随票房高涨而来的是被市场裹挟。   田沁鑫说,她正在进入艺术生涯的第五个阶段:捍卫、回归自己的表达。   拒绝过于商业化的作品 田沁鑫   20年间,《狂飙》《生死场》《赵氏孤儿》《生活秀》《赵平同学》《红玫瑰与白玫瑰》《明――明朝那些事儿》《青蛇》《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等作品撑起了田沁鑫的艺术体系,她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气场。   往回看,在很努力地做了《狂飙》《赵氏孤儿》和昆曲《1699桃花扇》后,田沁鑫纯粹的艺术生涯告一段落。   2006年,田沁鑫做了一部内心并不想做的电视剧,2007年创作了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票房开始好起来,随后的作品,都在趋迎市场。”   “其实中国话剧市场是需要商业的推动的。没有市场化的过程,可能话剧市场还不会呈现出现在的模样。”然而,田沁鑫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迷茫――很多作品票房很漂亮,但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股?哦?”。   有一段时间她住进了寺院,梳理自己的思想体系,再出来后,话剧《青蛇》诞生。   时至今日,2013年公演的《青蛇》仍被认为是田沁鑫艺术表达的巅峰作品,也是中国话剧史上表达“女性意识”以及“情欲”最有特点的作品之一。   经过“被市场裹挟”的阶段,田沁鑫现在最想捍卫、回归自己的表达。   这也是《北京法源寺》产生的背景之一。   2016年,李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被田沁鑫搬上舞台。对田沁鑫来说,这是难度很大但又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它因宏大背景而被称为“中国的话剧”,作品中重新打量了斑驳的维新历史里的人性。“我读它最大的感受是:其实每个人都是爱国的。”   田沁鑫也曾做过一部让自己遗憾的作品《大家都有病》,因为排练时间太短,还没有磨到成熟就演出了,首演时她如坐针毡,坐在下面直冒汗。   “其实可以换个方式,聪慧地、笨拙地去做。因为话剧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你没有办法去挽救。”从此以后,田沁鑫希望让自己遗憾的作品少些、再少些。   实际上,田沁鑫是一个不善于拒绝对方的人。在采访过程中,面对不是特别想回答的问题,她依然会努力找角度、找词语,“不想让别人失望”。   然而在话剧创作上,她坦言慢慢开始有意识地拒绝,拒绝“时间要求太紧、商业意识过于浓厚的作品”。   最为重要的是,田沁鑫发现,市场变了,“现在只要是好作品,就会一票难求,不像以前,再好的作品也主要依赖赠票。”   田沁鑫记得,上个世纪末的最后一年,即1999年,不到30岁的她带着40岁的倪大红、45岁的韩童生等主演,排演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   那时候,萧红还只是一部分文学青年在讨论的小众文学人物,田沁鑫和她的团队做的是“解释萧红”这件事情。   16年后的2015年,田沁鑫重新排演《生死场》,人们看待这部戏的眼光已有了不同。   这一年,电影《萧红》《黄金时代》的上映带来了公共话题,随着人们于历史缝隙中反刍,萧红不再小众。   面对有思辨能力、审美品质追求和文化消费能力的社会“中坚群体”,田沁鑫认为,需要更多的《生死场》和《北京法源寺》,以满足他们对具有文化含金量的“高级文化消费”的需求。   为女性说话   谈到现阶段想要创作的作品类型,田沁鑫坦言,“我特想为女性说说话。接下来很多作品将会有这方面的表达。”   田沁鑫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