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工大研究生摩擦磨损学位课思考题及答案(考试内容)选编
摩擦磨损理论思考题
简述不同学科对摩擦学研究的关注点。
HYPERLINK /view/21354.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动、 HYPERLINK /view/39046.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静摩擦,如滑动轴承、齿轮传动、螺纹联接、电气触头和磁带录音头等;零件表面受 HYPERLINK /view/4013137.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如犁铧和水轮机转轮等;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如金属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超精加工等; HYPERLINK /view/908971.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弹性体摩擦,如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弹性密封的动力渗漏等;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如宇宙探索中遇到的高真空、低温和 HYPERLINK /view/63017.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离子辐射等,深海作业的高压、腐蚀、润滑剂稀释和防漏密封等。
生物中的摩擦学问题,如研究海豚皮肤结构以改进舰只设计,研究人体关节润滑机理以诊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人造心脏瓣膜的耐磨寿命以谋求最佳的人工心脏设计方案等。
地质学方面的摩擦学问题有地壳移动、火山爆发和地震,以及山、海, HYPERLINK /view/94159.htm \t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_blank 断层形成等。
在音乐和体育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的摩擦学问题。
利用表格分析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干摩擦三种摩擦状态的基本特征。
表0.1 各种摩擦状态的基本特征
摩擦状态典型膜厚摩擦膜形成方式应用流体动力润滑1~100m由摩擦表面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动压效应形成流体润滑膜中、高速下的面接触摩擦副,如滑动轴承液体静力润滑1~100m通过外部压力将流体送到摩擦表面之间,强制形成润滑膜低速或无速度下的面接触摩擦副,如滑动轴承、导轨等弹性流体
动力润滑0.1~1m与流体动力润滑相同中、高速下的点、线接触摩擦副,如齿轮、滚动轴承等薄膜润滑10~100nm与流体动力润滑相同低速下的点、线接触高精度摩擦副,如精密滚动轴承等边界润滑1~50 nm润滑油分子与金属表面产生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润滑膜低速重载条件下的高精度摩擦副干摩擦1~10 nm表面氧化膜、气体吸附膜等无润滑或自润滑的摩擦副
画图分析金属表面层的结构特点,分析各层是如何形成的?
金属表面在加工过程中表层组织结构将发生变化,使表面层由若干层次组成。典型的金属表层结构如图1.1所示。
金属基体之上是变形层,它是材料的加工强化层,总厚度为数十微米,由轻变形层逐渐过渡到重变形层。变形层之上是贝氏层(Bielby layer),它是由于加工中表层熔化、流动,随后骤冷而形成的非晶或者微晶质层。氧化层是由于表面与大气接触经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它的组织结构与氧化程度有关。最外层是环境中气体、液体极性分子和固体颗粒与表面形成的吸附膜或污染膜。
图1.1 金属表层结构
4.简述化学吸附的定义,并以硬脂酸为例画图分析吸附原理。
由于极性分子的有价电子与基体表面的电子发生交换而产生的化学结合力,使极性分子定向排列,吸附在金属表面所形成的吸附膜叫做化学吸附膜。图1.10所示为硬脂酸与表面氧化铁在有水的条件下所形成的金属皂膜的示意图。化学吸附膜比物理吸附膜稳定得多,并且是在同样条件下是不可逆的,需在高温下才能解附。化学吸附一般在中等载荷、中等滑动速度及中等温度条件下形成。
图1.10 化学吸附
简述四个摩擦定律及各自特点。
定律一 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可写为
Ff = fW (2.1)
式中,Ff是摩擦力;f为摩擦系数;W为正压力。
式(2.1)通常称为Coulomb定律,可认为它是摩擦系数的定义。第一定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立的,但是当接触表面非常光滑、正压力很高或很小时,与实验结果不完全相符。
定律二 摩擦系数与表观接触面积无关。
第二定律一般仅对具有屈服极限的材料如金属是满足的,但不适用于弹性及粘弹性材料。
定律三 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
这一定律不适用于粘弹性材料,尽管关于粘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哈密锅炉技术协议(哈锅签字版)090901选编.doc
- 哈利波特-英文ppt选编.ppt
- unit2讲义.ppt
- 品社学科13春节风俗选编.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本科-中期选编.ppt
-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围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选编.docx
- 哈哈农场懒人菜园培训ppt选编.ppt
- 品香的方法-教会客人如何玩香选编.ppt
- 哈工大-数值分析上机实验报告选编.doc
- 哈工大21系鞠教授《微弱信号与噪声》选编.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新解读《HJ_T 55 - 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docx VIP
- 影视后期调色-02达芬奇基本操作.ppt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年中式烹调师(技师)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库含答案参考.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ppt VIP
- 民俗博物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doc
- 上海海洋大学《基础化学》课件-物质结构.ppt VIP
- 《中国科技创新盛宴》课件.ppt VIP
- (推荐!)13485-2016医疗器械变更控制程序.docx VIP
- ISO14001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