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走修文阳明洞.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一走修文阳明洞.doc

PAGE  PAGE 8 走一走修文阳明洞   从贵阳去修文几十里地,一路望山,可以怀想悠悠往事。   从前,修文一带是五方杂处的穷乡僻壤。明代初,彝族之女奢香夫人继丈夫之业摄理贵州宣慰使一职,期间凿空龙场九驿,从此马帮铃声回响山谷间。正德初,兵部主事王阳明因抗章遭贬,万里投荒,于三年(1508)到九驿第一站龙场驿任驿丞。他在这里传播文化,冥思旧学,萌生新说,从而树立起中国思想哲学发展道路上的历史性里程碑。   龙场驿归兵部管辖,不过其时彝人安氏土司正想废去,仅配“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民国《贵州通志?建置》),破败得连住宿都没有。王阳明自言“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因作五古一首:“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驿站边的临时草庵简陋穷酸,但他似乎不介意,浏览景物,杯酒释怀,尚存高古心地。   龙场驿以及草庵地处今天的修文县城南隅,如今已不在――其实在与不在无所谓,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遗痕在城东栖霞山上。现在,栖霞山前建了一座文化园,望过去,竖着白石牌坊和青钢雕像。园内一部分为广场,一部分为纪念馆,我进馆买得一本王阳明诗文的选本。当然,山上是游览重点,已经整治。   入山门行走渐深,杂树为主,偶尔一二黄叶飘落,生发出丝丝荒岗野村稀落萧索的气息,有那种还原历史人文的真味道。上一段笔直的石磴道,山腰就是阳明洞。快到洞前,有两株传为王阳明手植的老苍柏树,接天而去已500有余年。   王阳明在龙场做学问,以阳明洞为代表。估计驿站公事不多,便想清静而可以思想,他很快离弃草庵,跑到这山上的东洞里面又搭了一间草窝,玩起大道之源、五经之首的《周易》。“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名其窝曰‘玩易’。”(《玩易窝记》)他自述自己仰头埋头地思索,这个洞特别窄小,外面却辽阔浩渺。在这里读《易》,可以悠然地学习和休息,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新的感觉,这是整理的结果。古人说《易》是天、地、人都具备的一本好书,学习它,是研究人的精神和智慧。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用这种精神将使研究更加深入透彻。   东洞欠些宽敞,倒还明亮,搭间草窝读书别有情趣,冥想时能面壁石钟乳。据说,由《易》而《诗》《书》《礼》《春秋》,王阳明在这里注解集成了他的第一部哲学专著《五经臆说》。他认为,对五经原旨的解读,不必拘泥于古人,由此大彻大悟了“心即理”,为之后构建“致良知”思想、“知行合一”学说的理论框架、集心学之大成做下基本准备。   东洞后称“阳明小洞天”,有许多颂扬的石刻,我看了一些也忘了一些,只记得别人说,洞口藤萝倒垂处有奢香夫人的后人、贵州宣慰使安国亨的摩崖“阳明先生遗爱处”最出名,旁边的“阳明别洞”及“奇境”次之。也许说得对,摩崖的作用往往在于让有意义的东西不朽而千古。   离阳明洞不远的何陋轩,是王阳明正式的居所。他曾作《何陋轩记》,写道:东峰石穴,又阴以湿,“龙场之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这居所仅三开间,却不简单,王阳明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富足:他种竹莳花,弹琴编书,当地学士渐渐来游,安氏土司有酒肉相济,“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阳明说,偏僻乡民如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也可以椎斧,为什么轻视他们呢?孔子不也一样看待自己“欲居九夷”吗?这里的风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是无人讲典章文物之故。只要有君子居住,开化他们也容易。王阳明于是有讲学之举,而讲学是最好的做学问,历来如此。   王阳明愿学夫子“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在何陋轩前“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著文《君子亭记》说明“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为“德”;外节而直,柯叶无改,为“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为“时”;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挺然特立,若虞廷群后之侧列,为“容”。贵州最多竹子,他透过竹子看万山风景,确实看出了必须反动于朱子理学的道道来。   王阳明讲学的地方在栖霞山顶,却叫“龙冈书院”。那本诗文选本里没有王阳明作的“记”,不清楚他如何办起书院、召集学生讲学。他曾经给他的学生写过一封信,提到了亲传的第一批弟子17人的名字。学说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书院起作用。从贵州龙冈书院(文明书院)到江西濂溪书院再到浙江稽山书院,构成了王阳明学说的传播路线,后世国内各学派和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的王学,都以龙冈为渊薮。他的教育思想,也发端于龙场,《龙场诸生问答》和《教条示龙场诸生》便在这里奠基。   还在明之嘉靖中,龙冈书院已成旧址,其上重建了纪念专祠,清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及民国时期历有修治,前人敬仰推崇如此。现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