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遗法在此翁.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草圣遗法在此翁 ——林散之书法赏析 【摘要】当代草圣林散之老人是中国著名的书法艺术家,自号“三痴生”,一生钟情于诗、书、画并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如果要给这三者排个顺序的话,林老认为诗是自己最擅长的,其次是画,再次是书法,本文仅就林老排第三但却成就了老人不朽圣誉的书法艺术略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草圣 诗韵画意 柔润 豪迈 一、草圣之称的由来 林散之老人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虽然自幼喜欢诗书画并在这三方面已有不小成就,终因自己所生活的特定时代的种种外因的影响而仅仅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但是林老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一直未变,无论是年少求学还是躲避日寇的艰难岁月,他始终没有放弃书法,只要有时间,只要有条件,他都会开轴悉心创作书画。即使是在年迈受伤的情况下老人也没有停止创作,执???的“半残老人”庆幸于自己尚可执笔,继续徜徉于书画艺术中。1972年,在《人民中国》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拟编发的“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特辑中,他的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得到书法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在次年出版的《人民中国》杂志中,他的作品《毛主席词·清平乐会昌》独占首页,作品中彰显的独到的书法风格及深厚的书法功底引起日本书法界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1984年,日本书坛巨擘青山杉雨率团来华拜访林散之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赠与林老,也是在这一年,随着北京《瞭望》周刊《草圣遗法在此翁》评介文章的传播,“当代草圣”的声誉在书法界传播开来。 二、真人书法中的诗韵画意 林老的“真”首先表现在“真诚”二字,用“真诚”来形容林老是最合适不过的。林老一生淳朴善良,待人真挚诚恳,虽然书法造诣极高,获得众人的敬仰,但老先生一直注重自身修养。在成名之后,各行各业的书法爱好者慕名而来,或者索字,或者请教书法相关的问题,林老都尽自己最大能力真诚以待,有求必应。正是林老这种真诚的待人态度,使得好多书法爱好者有机会接近这位书法圣人,得到圣人的指点,他们之间也建立了深浅不同的情谊。所以,在林老逝世后,许多曾经受教于林老的书法爱好者能够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林老与自己的真情。不做假人欺世是林老的行为准则,他一生不求与世人争名逐利,物质的东西对他来说没有书画更高贵,他不仅以身作则事事待之以真,而且曾这样告诫后辈:“……然书如其人,传其浩然正气而千古不朽。故学书先学做人,做人正直为本。一个人,一生正直,谈何容易!”【 雪松.忆林散之先生.[J].《东南文化》.1994年第3期第144~149页. 2杨玲.不朽的字,慈爱的心——怀念草圣林散之.[J]1996年第6期第29页. 】 “做人正直为本”,这“正”这“直”也就是真,也就是诚实。诚实的人是被林老所喜爱的。一句“ 我的字画要送给诚实的人!”【2】或许可以胜过千言万语的解说。 追求艺术之真也是林散之一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恩师黄宾虹教导他“师古人更要师造化”,于是正值壮年的林散之筹备了行程一万多里的孤身旅行。这次旅行游历了南方众多名山大川,沿途虽艰难险阻,林老也没有忘记作画吟诗观书法石刻,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体会大自然的真并将其与艺术之真溶融。也正是这次的执着与坚持,为林老先生以后的创作及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独特的韵气。我们在欣赏林老的书画作品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灵韵与浩然之气。 正如上文所言,诗、书、画是林老一生所钟爱的。或许是因为在这三方面造诣皆颇深,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所以能够无形中将三者融会贯通,林老的书法中总是透着无限的诗韵画意,让人回味无穷。先说林老作品中充溢着的浓厚的诗韵。在“三绝”中,林老最推崇的是诗,他一生最佩服的诗人是李白,曾数次登临采石矶,拜谒太白楼,并作诗以记之。那句“翠螺山上仰松云”的,不正是充分表达了林老对诗仙的敬仰之情吗!他觉得自己的诗是诗书画三者中比较成功的,也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作为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在诗词方面比较有成就的书法家,林老的书法总是与诗词有着分不开的联系。一方面是将诗词借助书法形于纸张,不管是整首也罢,几句也好,总能在林老的笔下跃然纸上,亦诗亦书,混然天成。另一方面,应该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由于常年不断地坚持写词作诗所形成的内在的独特的蕴含无形中作用于林老的创作过程吧。欣赏林老的作品,总感觉有一种难以言说却给人一种神圣、典雅的力量引导着自己继续向前,渴望能够解开文字背后的那种意蕴与智慧。有人曾这样形象地形容林老的诗书:其诗韵乃其1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第124,130页. 书之魂!笔者认为此说再妥帖不过了。 绘画与书法的密切联系很早就存在了。观古代许多大书法家,往往也在绘画方面提出传于今世的重要理论,比如张彦远、郭熙、吴昌硕、柯九思等等,皇室后代赵孟頫不就有“作画贵有古意”“书画用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