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pdfVIP

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pdf

· 38· 广西民族研究 2003年第 1期(总第 71期) 壮族历史文化与 《壮学丛书》 — — 《壮学丛书》总序 张声震 【提 要】壮族是华南珠江流域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壮族经历了先秦时代的自主发展、 秦汉至民国时期在中央王朝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中生存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民族 区域 自治三个阶段。在 自主发展时期壮族先民形成了 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 ,形成 了以 “那” (稻作) 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以及以铜鼓为代表有青铜文化、以花山崖壁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以 布洛 陀)为代表的神话文化,以鸡骨 卜和 “麽”为代表的原始宗教文化、以 “三盖”说、万物 “波乜”观为 基础的朴素哲学思想和以 “欢敢”(岩洞歌)、“欢娅圭”(蛙婆歌)为代表的歌谣文化等。在统一的多民 族固家治理下的发展时期,今桂东、桂东南、桂北的壮族先民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而今桂西南、桂西 北及滇 东、黔 南地 区的壮族及其先民则形成 了主体性与开放性、包容性相结合 的民族文化特征,主要表 现为:保持本民族语言本质一致性 ,利用汉字及其构字方法构造表达壮语音义的民族文字;吸收汉族宗 教文化 因素 ,形成 了以 “筛”为代表的信仰多神的民间宗教 ;以氏族部落 “都老”制为核心的社会组织 结构的延续;以民歌为主流和以歌圩为表征的文学艺术等。在今桂西地区,有不少汉人长期与壮族杂处 而融入壮族之中。壮族文化与华南、东南亚及环太平地区诸民族文化具有渊潭关系,在人类文明中具有 重要地位。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和整体性的 系统研究的综合性 学 科 :壮学丛书是 以建立壮学体 系以及促进壮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为 目标的一项伟大工程。 【关键词】壮族历史文化 壮学 壮学丛书 【作 者】张声震,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 《壮学丛书)总主编,研究员。南宁, 53o013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3)01—0038—017 一 、 壮族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壮族有 1700多万人口 (2001年),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 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 壮族自治区内,其分布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 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至北部 湾 ,北达贵州省从江县 ,西南至中越边境的广大区域 。 壮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他们的祖先就以瓯邓、桂国、损子、产里、九 菌等名载于古籍。秦汉至隋唐,又以西瓯、骆越、乌浒、俚、僚等名见称。宋代始在局部地区出现 “撞”、“僮”的称谓,明代又有 “使”称出现。这些名称,大都被封建统治者加上反犬旁加以侮辱和歧 视。20世纪 50年代以前,壮族有布僮、布依 、布越、布雅依、布僚、布侬、布曼、布傣、布土、布陇、 布沙等 20多种 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调查识别 ,并遵照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 “僮 族”。1965年改为 “壮族”。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这是一个 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它的西 北部遍布着与云贵高原连为一体的崇山峻岭,北部有五岭山脉横亘,中部的两广丘陵和众多的弧形山脉 时断时续绵延其间,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有南、北盘江、红水河、左、右江、柳江、漓江、桂江、西江 壮学研究 ·39 · 并与北江相汇聚,形成珠江水系。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动 植物的滋生繁殖以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从而为人类起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根据考古发现,早在 8o多万年以前,百色盆地已有古人类活动,他们制造的手斧等大型石器风格独特,世界著名。考古工 作者在广东曲江发现 “马坝人”化石,是距今约 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在广西柳江县新 兴农场通天岩发现的 “柳江人”化石和在来宾县麒麟山发现的 “麒麟山人”化石,是距今 5万年和距今 2—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在桂林市郊甑皮岩洞穴发现距今约 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 类骨骼和生活遗址,这些人类在体质特征上继承了上述三遗址人类的特点,表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种 已经形成。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邕宁县顶蛳山遗址进行发掘,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 原则,将该遗址第二、三期为代表的、集中分布在南宁及其附近地区的以贝丘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命 名为 “顶蛳山文化”,时间为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 7o00——8o00年。这些遗址出土了大批石斧、石 锛、石凿、石锤、石网坠等石器,蚌刀、骨锛等蚌器、骨器和釜、罐、鼎等陶器。同时,在隆安、扶 绥、南宁市郊等地发现距今 4000-5000多年前的大石铲遗址。另外,还发现大批铜鼓、铜钱、铜钟、 铜剑等青铜器和斧、锄、刀、剑、戈、矛、镞、铲、刮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