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MN溶血病
新生儿MN溶血病 (附二例报告) 李雪波 曾 燕 李 刚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儿科) 新生儿MN溶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溶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黄疸出现常在24h内,并呈进行性加重、涉及全身,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肝脾肿大,精神淡漠,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留有不同时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我院近年来所见二例报告如下: 病例一: 患儿女,日龄2天。因皮肤巩膜黄染1天余,由外院转入。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胎膜早破10h以上,胎位不整,行剖宫产。出生体重3.3kg,Apgar评分,1min 10分。出生后24h时排出墨绿大便与正常色泽小便,父母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否认遗传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史。 体检:患儿生长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清,反应欠佳。前囟平坦2×2cm,全身皮肤粘膜苍黄,皮肤黄染涉及手心及足心。口唇无紫绀,呼吸节律规整,巩膜呈中度黄染,瞳孔大小等圆,对光反应可。颈部未见异常,皮下脂肪中等,两肺无干湿性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脏肋缘下2cm,质软,脾脏未摸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女性外阴,大阴唇遮盖小阴唇,肛门存在,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均存在。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1.4×109/L,RBC 2.65×1012/L,Hb 106g/L,PLT 105×109/L,RC 0.1%。血清总胆红素312.5μmol/L,直接胆红素14.7μmol/L,间接胆红素306.4μmol/L。微生物检报告:USR阴性。血清蛋白电泳报告:属正常范围。血型血清学检查:患儿血型:B,MN,Rh(+),母亲血型:AB,N,Rh(+),父亲血型:B,M,Rh(+),直接AGT阴性,释放试验弱阳性,游离抗体:阳性。母婴血中测到lgG及lgM抗M抗体。诊断为新生MN溶血病。经过静脉输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光疗、输血及其综合治疗。住院10天,痊愈出院。 病例二: 患儿男,日龄18天。因皮肤苍白9天,由外院转入。患儿系第4胎第4产,胎龄40周,顺产。第1胎存活,现身体健康。第2胎为死胎,第3胎生后3天内死亡。该患儿生后20h内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渐涉及全身,除皮肤粘膜巩膜黄染外,查体无其他阳性所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5.7×109/L,RBC 4.20×1012/L,Hb 138g/L。血清总胆红素:156.62μmol/L。当地拟诊为新生儿Rh血型不合?予以白蛋白与蓝光照射等综合治疗。病情有所减轻,皮肤苍白进行性加重,血红蛋白下降。入院查体除黄疸、皮肤苍白和轻度肝脾大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主要所见:Hb 42g/L,RBC 1.3×1012/L,RC 0.9%。血型血清学检查:患儿血型:B,MN,Rh(+),母亲血型:B,N,Rh(+),父亲血型:B,M,Rh(+)。血查到抗—M.Lg抗体。诊断为新生儿MN溶血病。经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少量多次输血等综合性治疗,血常规恢复正常,住院16天痊愈出院。 讨 论 新生儿MN溶血病是少见的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本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黄疸出现时间早,常在24h内,往往呈进行性加重,伴不同程度的贫血、肝脾不同程度的肿大。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较差等。 人类红细胞血型抗原,至今发现400种以上。分布在26个血型系统。只要有母子血型不合,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因绝大部分的血型抗原都太弱,只有几种血型抗原才有可能引起本病。ABO血型系统的A和抗原引起ABO溶血病,Rh血型系统的D抗原以及较少见的E、C等抗原引起Rh溶血病,其他血型系统如MN,Ke11等抗原所致溶血仅偶见报道。新生儿MN溶血病发病率0.1%,人类MN血型基因位于第4对染色体,具有显性遗传性状[1]。Landsteiner[2]1927年首先发现,人类有3种MN血型:M,N,MN。根据上海对1788名居民的统计,M型占22.20%,N型占29.64%,MN型占48.16%。我们所见2例病儿父母血型分别为MM和NN型,其子女是MN杂合子。孕母受胎儿M抗原刺激母体产生抗M抗体,LgG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新生儿溶血病的依据,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或进行性加重,除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胆红素等外,血型血清学检查明确母亲、父亲与婴儿血型是否相符合,母亲血清抗体筛查。 产前诊断: 1、血清抗体测定 对确知孕母夫妇Rh血型不合者,若Rh孕妇应查丈夫的血型,如不合时,应在妊娠16周测孕母抗体。首次致敏产生抗体LgM,因不通过胎盘,增强刺激第2次产生抗体LgG可用间接Coombs试验检测出,妊娠20周开始隔2~4周检查一次,34周后隔1~2周检查一次,当孕母间接Coombs反应滴定度达到1:32时,有诊断意义,提示胎儿重度受累。若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