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pdf

口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总第96期 110 HUNDRED SCHOOLS IN ART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10—03 二胡艺术发展及其文化演变 于雪琴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江苏南京210019) 摘 要:本文将二胡及其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将其置入中华文化的整体框架中进行 探讨,从二胡的名称形制、社会地位、演奏技法和作品曲目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演变,阐述了二 胡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二胡;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e Erhu Art YU Xue—-qin 二胡是我国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富民族韵味的 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而到了北宋时期,沈括的‘梦 一 种拉弦乐器,纵观其发展历程。它是由边疆少数民族音乐文 溪笔谈·卷五中则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化为发端、逐步融人中原音乐文化后集大成的一件民族器乐 之句。形成于宋代的陕西榆林石窟第十窟的壁画中,也画有 瑰宝,是以汉族特色为主的传统音乐文化博采众长、薪火相继 一 飞天用马尾弓拉奏卷首、二轸、二弦、圆筒形琴筒的乐器。 的一大成果。从民族音乐学(ethnomuicolo)的视角分析。需要 弓弦由竹片改用马尾,对于乐器的功能无疑是革命性的。它标 研究的不仅仅是孤立的音乐本体,还应有形成这种音乐的社 志了中国传统的“弓弦类”乐器的正式产生,在二胡的发展进 会、历史和文化缘由。 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元代胡琴的形制在元史.礼乐志 卷七十一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 一 、 二胡名称形制的发展演变 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到了明代,胡琴的形制有了 二胡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其前身是隋唐 进一步发展,尤子求麟堂秋宴图》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 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奚族”使用的一种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问 胡已非常相似,琴杆,琴筒,琴轴均为木制,琴筒一端蒙蛇皮或 磨擦而发音的乐器,因为奚人所用故称“奚琴”。宋代陈畅在 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张二弦,用马尾竹弓夹于二弦之间 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 拉奏,并置有千斤,是现今二胡的前身。 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该书所载的乐器 明清时期,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及各地民问音 多为唐人传物,基本形制是竹杆、竹轸、竹筒,二弦系于琴轸的 乐和地方戏曲的兴起,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并根据不同地域 大头处,没有千斤,用一竹片夹于二弦问拉奏。“两弦问以竹 及风格需要,逐渐演变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拉弦乐器。到了近 片轧之”,已初步显示出古代拉弦乐器的基本雏形,也拉开了 代,胡琴已发展为近5O个品种的弓弦乐器的大家庭:如京剧 二胡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先河。 伴奏中的京胡、豫剧和河北梆子中的板胡、广东音乐中的高 唐宋时期,“奚琴”又常被称作“稽琴”。唐代大诗人孟浩 胡、河南曲艺中的坠胡、沪剧中的申胡、越剧中的越胡、蒙古族 然在‘宴荣山人池亭诗中有“竹引稽琴入,花邀带客过”之 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艾捷克等等。而其中流传最广、使用最 句。之所以将“奚琴“改称为“稽琴”,据晋书·稽康传所 多的就是二胡,民问也有称为南胡、二弦、嗡子和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