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点训练.docVIP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点训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点训练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对点训练 1.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国家干预与题干中的“全盘之统制”相符,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由1935的中国的国内、国际形势可判断③正确,②“消除了”的说法太绝对,④中“遏制了”的说法错误,应为“有利于”,故正确选项为A。 2.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片中折线变化趋势可知,1911~1921年该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由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美日尤其是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故本题选D。 3.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盒)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答案 C 解析 材料数据显示,进口火柴数量逐步降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经历了高—低—高—低—高的变化历程,这从侧面反映出近代民族工业抵制列强经济侵略、曲折发展的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B项表述明显错误。 4.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国(苏联) 1909~1911 0 -90 +56 +46 1919~1921 -89 -110 +32 +14 1929~1931 -205 -76 +40 +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答案 A 解析 题干表格信息对美国入超增长反映了美国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强,故A项正确。1929~1931年中国对英贸易入超额反映了英国对华贸易的优势下降,B项错误;中国对法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无法体现法国对华转嫁经济危机,C项错误;1919~1921年中国对俄国贸易出超额明显下降,说明在此期间俄国对华贸易并非稳步增长,D项错误。 5.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答案 C 解析 面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严峻现实,荣德生等倡导发起“国难自救会”组织,以监督政府围绕国家利益开展积极外交。由此可知,本段材料只能作为印证近代实业家是否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的直接史料,C项符合题意。 6.“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纺织业的衰落。材料中有“外纱复纷至沓来”的信息,说明②正确,“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的信息说明④正确。因此,B项正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外纱复纷至沓来”,挤占了中国棉纱市场,这说明世界棉纺织业并未萎缩,①错误。材料未反映官僚资本方面的信息,③排除。 7.《马关条约》签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