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doc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
摘要 分析大黄真伪鉴别的方法,以找到科学有效的鉴别方法,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大黄的理化特征与药材性状等基本特点,对大黄的真伪进行鉴别。结果表明,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的气味、颜色、断面、质地和理化反应差异明显,说明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分析是鉴别大黄真伪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大黄;真伪鉴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 TQ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92-02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大黄具有较强的药用价值,能够清湿热、攻积滞,并有祛瘀、凉血和解毒等功效[1]。我国历代本草书籍都有提及大黄,其中《神龙本草经》是最早记载大黄的,并将其列为下品。在我国,大黄主要有2种,一是“南大黄”,多作药用,产于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区;二是“北大黄”,即唐古特大黄与掌叶大黄,产于甘肃和青海等地区。近几年,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加,种植的大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出现了不少以次充好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正品大黄中掺杂天山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和华北大黄。鉴于此,笔者将对大黄真伪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增强临床用药安全性。详细报告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研究选取的试验材料是笔者所在食品药品检验所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检验的50批次大黄,其中,22批次为中药材使用、经营和生产单位送检的大黄,28批次为本所抽检的大黄。经检验,所有大黄都是中药饮片,7批次为正品,24批次为伪品,19批次为炮制不合格产品,不合格率为86%。
1.2 试验仪器
本研究选用的试验仪器主要为ZF-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和硅胶H-0.3%CMC-Na板。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鉴别
首先,对大黄进行性状比较,其鉴别要点如下:一是对大黄的根茎部切片进行观察,因为正品大黄具备一个颇为明显的特点,即有呈环状排列或分散出现的星点,这一点是伪品大黄所没有的;二是对大黄的气味进行对比分析,一般来说,正品大黄有清香气味,伪品大黄则有气浊或气微特征。详细性状对比数据如图1、表1所示。
2.2 理化鉴别
先抽取0.1 g左右的大黄粉末,然后向其中加入5 mL左右的甲醇,并振摇,待其充分融合后,再将新获得的溶液静置10 min左右,进行滤过处理,并从中取出1滴滤液,滴在事先准备好的滤纸上面,然后向其中滴入5滴50%左右的乙醇,并将其晾干,确保晾干完全以后,即可在365 nm的紫外光下进行检视。检视结果表明,出现棕色至棕红色荧光的是正品大黄,出现亮蓝紫色荧光的伪品大黄(图2、表1)。
2.3 显微特征
通常,正品大黄的皮层和根茎横切面木栓层都被除去,有较为平直的韧皮部射线,且其层环十分明显,有宽一列多的细胞,中间有棕色物质;木质部导管类似圆形,较为稀疏,且呈径向排列,没有木化现象;髓部十分宽广,有星点散落分布,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2]。就粉末情况来看,草酸钙簇晶又多又大,棱角呈钝状,直径不小于100 μm;淀粉粒很多,既有复粒,也有单粒;导管成螺纹、网纹状。伪品大黄的根茎横切面一般会留有木栓层,其射线具有窄、直的鲜明特征,层环明显,细胞仅1列;髓部没有星点分布;薄壁细胞中只有少量的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就粉末情况来看,草酸钙簇晶又小又少,棱角十分尖,直径50~60 μm;淀粉粒只有单粒;导管呈半径向排列。
2.4 薄层色谱
2.4.1 制作试液。抽取约1 g大黄,用20 mL甲醇浸渍1 h,然后将其滤过,并取出约5 mL滤液,将其蒸干,然后加水10 mL左右,使其充分溶解,并向其中加入约1 mL盐酸,并将新获得的溶液放在水浴上面加热(加热时间约30 min),再使其冷却下来,并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约萃取20 mL),再将其倒入乙醚液中,蒸干,并将蒸干的残渣加氯仿溶解,最终获得1 mL的溶液。
2.4.2 制作硅胶H-0.3%CMC-Na板。取12 g硅胶H,将其放在研钵内,加42 mL左右的0.3%CMC-Na水溶液,将其充分研匀,确保形成稀糊状,然后将其移到干净的玻璃板上面,并均匀涂布,使之左右摇动,确保表面平整均匀,如此即形成300 μm左右的薄层板,然后将其水平放置,直至晾干,在105 ℃的环境下活化30 min左右,活化完毕即可放在干燥器内。
2.4.3 薄层色谱鉴别。取4 μm左右的正品大黄、劣品大黄溶液,都放置在在同一个硅胶H-0.3%CMC-Na板上面,使用展开剂(环已烷-醋酸乙酯-甲醇-醋酸,比例为20∶25∶5∶2)将其展开,然后将其取出,并充分晾干,放在365 nm的紫外光下进行检视。通常,正品大黄含有大黄酸与芦荟大黄素成分,伪品大黄没有;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