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透视及消解.docVIP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透视及消解.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透视及消解.doc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透视及消解   摘 要 近年来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增多,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数量也相应增多。通过探析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特征及成因,探寻可行的消解对策,可以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献言献策,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的“精准帮扶”。   关键词 问题学生 留守儿童 消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违反纪律、打架斗殴、上网成瘾、抽烟喝酒、小偷小摸、暴力威胁等已成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代名词,留守儿童问题频发,一次又一次戳痛了公众的神经。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在家集体服农药自杀身亡,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仅5岁。这起凄惨的自杀案件还没有淡出大众视线,2015年10月18日中午,湖南“三名留守儿童杀害女教师”案件再度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暴力弑师的背后“主谋”竟是年仅十多岁的留守儿童。这两起悲剧,只是全国众多留守儿童命运的一个极端缩影。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原本应是欢声笑语的谦谦少年,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暴戾?   一、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学生群体   对于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并不陌生。这里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龄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有待改进的因素,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多少?根据迄今被引用最多的保守推测,数字超过6000万!这意味着每5个中国孩子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相当于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的全国人口[1]。这么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今天,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笔者急切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这些学生给予精准帮扶,让他们重拾信心,茁壮成长。   二、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一般表现及特征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江苏省北部的农村,距离主城区27公里,学校现有486名学生,交通闭塞,文化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大部分学生家长背井离乡到江浙沪等地打工。经调查统计,父母单方外出的有163人,父母双方外出的有192人,留守儿童人数高达73.05%。留守儿童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校教育水平不算突出等因素,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日益增多,教育这些学生的难题也迫切需要破解。   笔者分批次对所在学校的3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双亲是否在家对留守儿童思想、认知、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特别明显,且留守儿童中双亲不在家的“问题学生”数量明显多于双亲在家的“问题学生”[2]。概括起来说,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主要有如下特征(表1,见下页)。   1.胸无大志,厌学情绪严重   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中缺乏远大理想、厌学的学生数量明显高于一般家庭。贪安逸、求享乐,缺志向、乏理想,是现实中不少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真实写照。对前途和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心中缺乏远大理想信念,根本无心求学。他们往往习惯性旷课、逃学,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上总是打闹或是睡觉,或者偷玩手机等,这些负能量让他们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厌学情绪高涨,甚至放弃学业。   2.自由散漫,不良习气严重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不少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管教,但因其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不仅缺乏教育的能力,也缺乏教育的精力。长辈对他们呵护备至、疼爱有加,“隔代疼”显得尤为突出,使他们在家中成为小皇帝、小公主,逐渐形成任性、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性格,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家骄傲蛮横,在学校不服管理。其中攻击性行为最为恶劣,对同学威胁最大,有的甚至对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3.妒忌心重,情绪焦虑急躁   因家庭因素,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往往很难得到满足,特别是与双亲家庭学生相比时,自卑、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容易呈现出来,慢慢演变成嫉妒,有时还会产生憎恨感。有时,又因内心觉得没有完整的依靠,而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和拒绝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这类学生都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焦虑不安、内心急躁,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关心别人,有时还会敌视集体和社会。他们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一旦被激怒,容易胆大妄为,不计后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4.孤独叛逆,内心抑郁寡欢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聚少离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早已失去往日的欢笑,一些学生的孤独感、不融合感会进一步加强。长期积累,表现出不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