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 是指利用政府預算來刺激經濟成長與穩定景氣循環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預算盈餘 是稅收超過支出 預算赤字 是支出超過稅收 政府貸款資助預算赤字,而在產生預算盈餘時償還債務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的型態 財政政策可分為: 權衡性財政政策 自發性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權衡性財政政策 由國會發起的財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或租稅的變動,例如增加國防支出或降低所得稅 自發性財政政策 是經濟情勢引發的財政政策,例如失業率上升導致失業給付增加,所得降低導致稅收減少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權衡性財政政策:需求面的效果 政府支出乘數 政府支出乘數 是指政府購買支出變動對總合需求產生的倍數效果。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課稅乘數 課稅乘數 是指課稅變動對總合需求產生的倍數效果 降低稅率導致可支配所得增加,則民間消費支出增加,所產生的乘數過程類似政府支出增加的乘數過程 但課稅乘數的效果小於政府支出乘數的效果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平衡預算乘數 平衡預算乘數 是指政府支出與課稅同時變動,但是維持預算不變,面對總合需求產生的倍數效果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權衡性財政政策的穩定功能 如果實質 GDP 低於 GDP 潛能,政府採用擴張性財政政策,試圖將經濟回復至充分就業 擴張性財政政策 為政府增加購買支出或減稅,或兩者同時進行,以增加總合需求。如果時效與規模正確,則擴張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經濟回復至充分就業。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 乘數過程誘發消費增加,AD 右移至 AD1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圖 31.3 緊縮性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 乘數過程誘發消費減少,AD 左移至 AD1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權衡性財政政策:供給面的效果 政府支出與課稅也會影響總合供給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課稅的供給面效果 課稅降低工作、儲蓄與提供企業行為的誘因 對勞動所得課稅,則勞動供給減少,於是均衡工資上漲,均衡勞動數量減少,GDP 潛能與總合供給減少。 對資本所得課稅,則儲蓄減少,資本供給降低,實質利率上升,投資與儲蓄均衡數量減少, GDP 潛能與總合供給減少。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對企業行為的所得課稅,則承擔風險與開創事業的誘因降低,廠商數目減少,勞動與資本受僱數量降低, GDP 潛能與總合供給減少。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結合需求面與供給面的效果 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均衡實質 GDP 增加,物價水準可能上漲、下跌或不變 圖 31.4 擴張性財政政策需求面與供給面的結合效果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權衡性財政政策的限制 權衡性財政政策嚴重地受限於三項因素: 立法的時間落差 GDP 潛能的估計 經濟預測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立法的時間落差 國內的政治角力、議員對稅率與政府支出的意見相左,常導致法案通過的時間延後 甚至當法案通過時,經濟狀況已經改變,需要採取不同的財政政策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GDP 潛能的估計 GDP 潛能不易估計,很難判斷實質 GDP 是高於、低於或等於 GDP 潛能 經濟預測 財政政策不僅立法過程緩慢,而且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效果 因此財政政策以未來的經濟預測為目標,雖然經濟預測近年來大有改善,但是仍然容易出錯 31.1 政府預算與財政政策 自發性財政政策 稅收與政府支出隨著實質 GDP 波動的後續反應 自動穩定因子 不需政府明確的行動而穩定實質 GDP 的財政政策的特徵 31. 2 聯邦準備組織與貨幣政策 影響利率 當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公布政策改變,新聞稿會提及聯邦基金利率或貼現率 新聞稿不會提及公開市場操作計畫執行的貨幣數量,令人誤以為聯邦準備組織決定利率,而不是貨幣數量 此令人誤解的印象源自於長期原因與短期原因 31. 2 聯邦準備組織與貨幣政策 長期 長期下,儲蓄供給與投資需求決定實質利率,而通貨膨脹率與實質利率決定名目利率。長期的通貨膨脹率則取決於貨幣數量的成長率 因此長期下,聯邦準備組織藉由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效果,影響名目利率 但是聯邦準備組織並未直接控制名目利率,因此也未直接控制實質利率 31. 2 聯邦準備組織與貨幣政策 短期 短期下,聯邦準備組織可以影響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 聯邦準備組織採取公開市場操作,改變貨幣數量,而達成其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 由於通貨膨脹率不會每次都隨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