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片两组》教学设计.doc
《图片两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和以往的语文课不同,它的学习材料是两组图片。虽然都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但与前两篇小说相比,表现手法很不相同。图片把思想诉诸视觉,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教会学生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也是一种语文能力。在这次语文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图片鉴赏的方法,还要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教材中安排“战争”与“和平”两组图片的对比阅读,学生对图片背后蕴涵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教师不必花大精力。但把图片作为文本,如何去阅读图片,为图片配上解说词,这些却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落在此处。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片鉴赏方法,能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提高读图能力。
2、认识战争的残酷与苦难,珍惜和平与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把握图片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摄影者的创作意图。抓住图片内容最具震撼力的细节,逐层深入解读图片,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预习:
结合图片背景,分别用几个词表述对每幅图片的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曾经,美国人不大注意日本人入侵中国,不注意日本军舰每天对上海的轰炸。但有一天,有这么一幅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的杂志和报纸上,突然之间,亚洲的战争有了意义。愤怒的美国要求日本停止轰炸。日本人声称照片是伪造的。可是,这张照片已经在美国人民的良知上发生了重大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片两组》中的“图一”。
二、仔细观察图片一:掌握解读图片的方法,学习陈述图片内容、概括图片主题意义、拟写图片标题、拟写图片解说词。
(一)在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内容:
环境背景:坍塌的建筑物,一片狼藉。
中心人物:一个坐在地上哭泣的孩子,脸上有大片污迹(血迹),身上的衣服破烂。
联想:
为什么一片狼藉?孩子的父母呢?
创作背景:
1937年8月28日下午4时,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等候撤离的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
主题意义:
日本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
表现了战争的丑恶,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小结读图方法:
1、观察画面内容
2、把握中心内容(抓住细节部分)
3、展开联想想象
4、结合背景信息
5、思考主题意义
由表及里,以小见大。
(二)请为这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示例1:妈妈,你在哪里?
示例:2: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明确:
标题有揭示图片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标题要概括、简洁、深刻。
标题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也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注意把握细节。
(三)请为这幅图片写一段解说词
明确一:
解说词,就是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读者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起到宣传的效果。
为图片写解说词,其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创设的情境和氛围。
明确二:如何拟写解说词
1、描绘图片表现的场景
2、抓住震撼人心的细节
3、想象图片背后的故事
4、揭示图片蕴含的主题
图一解说词示例一: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
分析:主体不辨,详略不当。理由:人物摄影图片的主要形象(主体)应该是图片中的人,细节是指跟主体有关的物品、动作、表情、声音等,它最能揭示图片的内涵。人物摄影图片的主体是人,背景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二者之间是主次关系。这段解说词喧宾夺主,除了末句涉及图片的主体小男孩及其无助哭泣的细节外,其余的大部分文字都在对图片的背景进行描摹,导致主次失当。
图一解说词示例二:孩子,你哭了吗?你怎么哭了呢?天哪,你这么小的天使怎么会这么脏啊!一身的灰尘,破旧的衣服,满脸的血污。我可爱的小天使啊,你的爸爸妈妈呢?你的家呢?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你一个人在这个又破又乱又脏的废墟上,想哭是应该的,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还是口渴难耐,或者是肚子饿极了吧!
分析:想象随意,情理不合。合理的联想想象,就是紧密结合图片的实际内容,融入图片情境,体会图片人物的感受,既不能囿于图片内容,又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图片实际。有关孩子哭泣原因的想象显然偏离了图片的主题。因为摄影者捕捉这个历史瞬间的意图很明显,是要反映战争中人的遭遇,而不是孩子生理上的饥渴,生活上的贫困。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