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深圳万象城考察分析报告
深圳『排外』提案背后的腐朽与愚昧
2012年1月9日,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唐泰来向深圳市政协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建议,通过大力度拆违行动,增加外来人口的居住成本,让他们“无地可住而不得不离开”。
此事经《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
再经记者调查,此份提案中还有大量的“在沪”词语。而再续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此提案的核心内容(几乎)完整的抄袭上海法院一篇《1997-2006外来人员犯罪情况分析及预防》论文(该上海论文的课题成员是,韩伟清、潘丙林、黄擘、凌莉、钱华、周波、黄红红、徐军、张悦,由张悦执笔),相似部分约为3000多字。
该“外地人无处可住”的提案和原版论文曝光,让笔者“恍然大悟”,原来——
·深圳和上海的政法系统都想着挖空心思的对付“外来人口”?
·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和老牌移民城市上海,政府官员的骨子里竟然淌着“歧视外地人”的血液?
本质的说:
◆ “地域歧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朽之极的封建遗毒,是不折不扣的“小农意识”;
◆ 城镇文明本就是社会发展中农业人口转入工商业集中定居而成。农业人口转入城市,“外地人”选择发达城市谋生,这都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任何一个发达城市,无论有无“移民”传统,城市居民追溯祖辈都是“外来人口”。限制“外地人”,从根本上是限制城市的进步和发展;
◆ 城市犯罪中再有多大比例的“外地人”,企图“让‘外地人’离开”的限制措施,都是“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保守思维;
◆ 当前中国(大陆)户藉制度下造就的“地域歧视”之结果,已经成为直接限制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
◆ 从历史上看,1910年代的爱尔兰独立运动及1922年的北爱尔兰独立,直接原因(之一)便是英国对爱尔兰人的地域歧视。而今天的沪深两地官员居然还有这种“赶‘外地人’离开”的意识,(潜在)效果上是刺激地域意识,是激化地域矛盾和仇恨;
◆ 而若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歧视”性的行政思维更是标准的“右翼”“极右翼”行为。出自沪深两地的“忘恩负义”思维,把矛头转向“外来人口”开战,这完全背离了改革开放的精神。
■ 深圳不再“开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同年3月,原广东省宝安县正式更名为深圳市。1980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与广州市同级的副省级城市。
这便是现在深圳市的由来,也从此“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原来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经济总量位居大陆第5位(仅次于上海、香港、北京、广州之后)的经济中心城市。
图:深圳标志性的“邓公像”。没有邓小平先生的那个“圈”,没有近千万的“移民”血汗建设,深圳怎能“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79年的原宝安县仅60万人口,而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常住人口已达1035.79万人(全市总人口为1322万)。深圳的发展建设中,几乎完全依靠外来移民的贡献。
就是这样一个全中国几乎再无二家的“移民城市”,近来屡次曝出『排外』事件。
2011年为了深圳大运会,深圳政府进行“治安高危人员排查清理百日行动”,驱逐8万余所谓“高危人员”。此“高危人员”风波未平,如今又要让“(‘外地人’)无地可住而不得不离开”。
唐泰来先生的提案,笔者没有看到全文,但既然是完整抄袭上海法院系统论文的(核心)内容,甚至连提案中列出的深圳“外来人口犯罪的四个总体特点和五大成因”都与上海(论文)一模一样,那么从上海原版论文也便可概览唐泰来先生的提案。
图:通过大力拆违行动,设置“环境壁垒”的上海《1997-2006外来人员犯罪情况分析及预防》论文。该课题成员有,韩伟清、潘丙林、黄擘、凌莉、钱华、周波、黄红红、徐军、张悦,由张悦执笔。唐泰来委员的提案与该论文的核心内容完全一致。
此(原版)上海论文中的“三、预防外来人口犯罪的措施建议”部分,第一项措施建议便是“设置生存环境壁垒,构建外来人口间接过滤机制”。
核心建议便是,“主要可行的措施是在‘住’这一环节上设置壁垒。具体落实到对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应进一步加强”。
违章建筑处理本是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工作,若说是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倒还可能所关联。将拆违建工作与“预防犯罪”联系在一起,简直是“睡不着觉怪床歪”。
——抓不着嫌犯怪违建,管不好城市治安怪“外地人”。
·即便是上海,去政府机关里数一数算一算,有多少比例是来自上海外省市的干部。1949年后的历任上海市长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没有一人是上海藉的。就是国民政府和日伪时期,上海也仅最末任代理市长赵祖康(任期1949年5月24日~1949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