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拿破仑“中国睡狮论”的历史原貌
拿破仑“中国睡狮论”的历史原貌
当代各种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网文,都有不少关于这段话的考证,也不乏演义版本。其中中文资料中最为翔实可靠的,当属已故法国当代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如果从最原始的一手资料入手,则可以发现,拿破仑关于中国的相关言论,基本都是出自他的私人医生奥米拉的回忆录《来自圣赫勒拿岛之声》。但原文并无“睡狮”提法,属后人意会。
圣赫勒拿岛是拿破仑被英国等反法同盟国打败后的流放之地,奥米拉是当时给拿破仑指派的爱尔兰医生,后来成为了拿破仑的朋友,并在离岛后整理出版了拿破仑这段岁月的言论,即《来自圣赫勒拿岛之声》。这本书中,记载的拿破仑关于中国的言论主要有三段,都是与奥米拉医生的谈话,分别发生于1817年3月,5月和8月。内容是奥米拉谈论英国当时出使清廷,并在回国途中路过圣赫勒拿岛的阿美士德勋爵。
阿美士德勋爵的访华使团是英国继1792年派遣庞大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在20多年后又一次以促使中国对英开放通商为目的的使团。那么要说清这段历史背景,还要从马戛尔尼使团说起。
(一)马戛尔尼使团
1792年9月,英国政府派遣以马戛尔尼为正使,斯当东为副使,包括百余使团人员,加上水手共达700多人的使团,启程出使中国。这是西方国家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团,出使的名义是祝贺中国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为英国打开与中国通商之路。使团带去了当时代表先进技术的前膛步枪,望远镜,天文仪器,钟表,还有一艘英国最强军舰(一等战列舰)的模型。
使团在1793年8月抵达中国,不久就为觐见皇帝的礼仪和清朝官员发生了争执。英国人极为不情愿行中国臣子见皇帝的三跪九叩大礼。马戛尔尼提出如果坚持用清朝的三跪九叩,那就要对英国国王给予同样大礼:要么找同级的清朝官员,在使团对皇帝施礼同时对英王画像施礼;要么向公众宣布,当清朝官员回访时,对英王也要三跪九叩。对这个办法清朝官员自然大为光火,不可能接受。经过一番争论后,总算达成了一个妥协的办法,英使改成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
尽管在礼节问题上,英国使团总算保全了体面,但有关通商的实质问题却彻底落空。英使提出的开放少量贸易口岸,设使馆,税务优惠公开,及允许传教等请求被一口回绝。乾隆皇帝的思路很简单:天朝上国,该有的自己都有,用不着和外国贸易。而那些“奇巧”东西,咱也不稀罕。乾隆的敕书道:“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英使团败兴而返,倍受冷遇和被当番臣的屈辱,让一名使团人员发出“进入北京时象乞丐,居住时象囚犯,离开时象小偷”的夸张性感叹。同时,眼尖的英国人也看到了清朝自大下面真正的虚弱,马戛尔尼的游记中提到了中华文明从马可-波罗时代“不但没有提高,而且还有倒退,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当我们在科学艺术大发展时,他们相对欧洲退化成了半蛮荒”,在内政上,“几乎任何一年都不间断地有省份爆发起义”,“政府就是少数鞑靼贵族靠暴政统治着三亿中国人。” 这篇游记的官方版编辑者是使团的副使乔治.斯当东,他十二岁的儿子小斯当东也作为侍童成为使团的一员,这位小斯当东很聪明,在航海和行程中勤学中文,成为了使团中唯一大致通晓中文的人。二十三年后,这位当年的侍童,站在了当年父亲的位置上,成为了下一次英国使团的副使。
(二)蒂津使团
这中间有一个插曲。在马戛尔尼使团来访的一年后,荷兰派出一个7人的小型使团入北京朝賀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使团由以萨克.蒂津带领。蒂津当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现印尼)官员,他更早曾任驻日本商务全权代表,觐见过日本江户幕府将军。蒂津使团对礼仪采取的态度是“礼多人不怪”,包括三跪九叩也一律遵从。苦头是难免的,其中包括对乾隆皇帝赠宴的一条三百斤大鲟鱼,也要三跪九叩。接见的所受规格待遇倒也相对比英使团高,但使团也不乏人认为配不上其“付出”。这只是个基本以朝賀为目的的使团,但也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最后一个能见到中国皇帝的使团了。
蒂津使团中的翻译是常驻广州的法国人德-吉涅。德-吉涅回到法国后,在1808年发表了他的回忆。这时,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命令德-吉涅编撰一部汉-法-拉丁文字典。这部字典耗时5年多完成,基本是以一个世纪前,格莱莫纳编写的汉-拉丁字典为基础。
(三)阿美士德使团
英国在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二十多年后,又一次派出了大型使团。在这两次出使间隔二十多年里,欧洲处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期,十数年间,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在欧洲纵横,几乎战无不胜。英国作为法国的主要敌手,很担心海外的商业重地落入法国之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