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材.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文帝改革材

三.移风易俗 1.特点: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千古第一后” 冯太后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 二 改革措施(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主持: 重点: 措施: 冯太后 建立新的制度 政治 俸禄制度 三长制度 经济 均田制 租调制 影响 吏治好转 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减轻农民负担,国家收入大大增加 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 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第二阶段 主持: 重点: 孝文帝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措施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 政权封建化 易衣服、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均田制 内容: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前提: 性质: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不触动封建地主所有制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影响: 瓦解: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后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安史之乱 思考: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一直土地兼并但为什么最终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瓦解呢? 均田制 探究1 北魏均田制分田的标准是什么?土地是否可以买卖?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 …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资治通鉴》 露田 男:40亩 女:20亩 禁 国家所有 桑田 男:20亩 农民所有 租(缴纳粮食) 调(缴纳布帛) 探究2 授田的农民要向政府承担什么义务? 改革前 改革后 宗主 北魏政权 农民 改革内容:设邻、里、党三长,完善基层管理。 农民 北魏政权 影响: 三长制 保证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 北魏地方管理制度 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 三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兵役 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依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平城:经济文化落后 平城:保守势力大 平城:受柔然威胁 洛阳:经济文化发达,交通方便,方便统治中原地区 平城:位置偏北,难于控制中原地区 目的:推进改革,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社会风俗 思想 经济 政治 实质 影响 内容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推行均田制;推行租调制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繁荣景象。 加速鲜卑族汉化,促进民族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加速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生产方式农耕化 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思想的儒学化 局限性:仿效汉族的门第制度,鲜卑贵族染上腐败恶习,导致政治腐朽,使北魏分裂埋下伏笔. 特点;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比较全面。 ②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成功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和封建化趋势。 ②措施得当,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 ③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重视文化习俗上的改革。 ④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改革能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并且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⑤孝文帝个人的胆略和卓识使得改革可以顺利推进。 启示: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材料 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