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张岱小品文艺术论胡健指导老师魏远征.docVIP

(晚明张岱小品文艺术论胡健指导老师魏远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张岱小品文艺术论胡健指导老师魏远征

晚明张岱小品文艺术论 作者:胡健 指导教师:魏远征 内容摘要:晚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时期,张岱正是晚明文人的代表。本文认为:张岱的小品文内容丰富,涵盖人物传记、山水园林、风俗雅玩诸多方面。张岱的小品文,语言博奥倩丽,生辣诙谐;结构衔接巧妙,过渡自然;取材匠心独运,善于取舍,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究其原因,既与其家世与时代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张岱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独特的美,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愧为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张岱;生活情趣;艺术论;晚明小品 一、张岱小品文的概况和主要内容 小品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散文形式,有着“体制短小精练,风格轻灵隽永,体裁不拘一格”的特点。中国的小品文源远流长,经历了从魏晋到唐宋的积淀与发展,在晚明出现了一个比较繁盛的时期。晚明小品文不再是传道、载道的工具,而因能够表现个人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雅趣而流行开来。张岱生活在晚明时期,他的小品文自然也具有上述的特点。而明清鼎革使张岱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他坦言自己“学节义不成”【1】(p.214),但又不愿变节,只能选择“避迹山居”【1】(p.214)过着“布衣蔬食,常至断炊。”【2】(p.26)的生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张岱选择将亲身经历的繁华与苦难,通过小品文来反映,以表现自己对故乡、故国的一往深情与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他的小品文兼具各家之长,又赋予小品文新的意义,从而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不愧为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 【2】(p.43) 张岱的小品文主要收录于《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两种集子之中。其中,《陶庵梦忆》共八卷,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3】(p.2)《陶庵梦忆》旨在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张岱认为其《陶庵梦忆》“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4】(p.3)在梦醒之后,张岱回忆往事,不知是梦是真,是悲是喜,带有深深的忏悔与追思。《西湖梦寻》共五卷,成书约在康熙十年(1671年)。【3】(p.3)张岱说自己“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4】(p.45)并且“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3】(p.41)可见张岱创作《西湖梦寻》的目的,是为了留住梦中对西湖往昔的美好记忆,表达自己的感慨与追思。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两书,表现了张岱的艺术思想与审美追求,集中反映了张岱在小品文上的艺术成就。从内容上来说,张岱的小品文追忆的并非文人通常所关注的科场得意、官场交际、情场风流等等乐事,而是更多的写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对自己有着触动的山水景致、市井勾栏、酒楼茶肆、戏子工匠。张岱能够从平常的生活之中发现独特的美,展现所获得的生活趣味与人生感慨。他的小品文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人物传记小品 张岱的小品文并不为达官显贵,王侯将相立传。他所表现的都是下层人物,如市井小民、奇工巧匠、妓女优伶,但凡其人有可书之处,无不书之,且笔下人物特点鲜明,绝少雷同。张岱或赞美他们技艺高超,或欣赏他们的独特癖好,或表现他们的真实生活,而并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评判人物。张岱能够从普普通通的百姓身上发现独特的美。 如张岱写雕竹的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4】(p.156)外表毫不出奇,但是凡竹雕能“得其款,物则腾贵。”他有着一双化平凡为神奇的巧手,却不以攀权附贵,“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4】他有着自己的节操,与那些附庸风雅的所谓名士相比,更显真诚高雅,这正是张岱欣赏他的地方。 又如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4】(p.136),特别是他竟喜爱娈童阿宝,胜过自己的妻子:“乙酉,南都失守,止祥奔归,遇土贼,刀剑加颈,性命可倾,阿宝是宝……止祥去妻子如脱屣耳,独以娈童崽子为性命,其癖如此。”【4】(p.136)在常人的眼光来看,祁止祥简直是不可理喻,甚至显得变态,而张岱却大为赞赏,认为他是个真性情的人物,他的特殊癖好在张岱这里反倒是真情的表现。 不止须眉男子,张岱的笔下的红颜女子也极具特点。例如唱戏的女艺人朱楚生,虽“色不甚美” 【4】(p.86)而“绝世佳人无其风韵。” 【4】(p.86)“多坐驰,一往深情,摇飏无主。”【4】(p.86)她的风韵给张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岱回忆道:“一日,同余在定香桥,日晡烟生,林木窅冥,楚生低头不语,泣如雨下,余问之,作饰语以对。劳心忡忡,终以情死。”【4】(p.86)佳人风韵,跃

文档评论(0)

ying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