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I、分别介绍: 1、硫酸(H2SO4) 理化性质:无色,吸水性粘稠液体(浓硫酸),比水重,其比重为1.8.(92.5%),极易溶于水产生大量热,为氧化剂,与可燃性物质、还原剂反应剧烈,与金属能作用并放出氢气。本身虽不燃,但与很多可燃物反应会引起火灾或爆炸,也不可与金属和有机物接触。 危险情况: 1、本品有强腐蚀作用,伤害人皮肤、粘膜、角膜等。 2、本品能氧化可燃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引起燃烧、爆炸。 3、腐蚀金属设备及管路。 侵入途径: 一般多时直接接触产生危害或吸入少量酸雾。 中毒症状: 1、轻度:咽喉痛、咳嗽、呕吐、腹痛、腹泻。 2、中度:呼吸困难,角膜溃烂,穿孔乃至失明,皮肤烧伤,炭化坏死、溃疡等。 3、重度:喉头水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 急救办法: 1、迅速离开现场,脱去被污衣服,创面立即用大量水冲洗30分钟左右,冲后以5%碳酸氢钠液湿敷。 2、头面部被烧伤时要注意眼及呼吸道的情况。如眼有被硫酸烧伤时,应首先彻底冲洗,如有酸雾吸入时应注意可能发生化学性肺水肿,可先吸入可的松喷雾剂。 防护及处理: 1、若有酸泄漏时,应戴好全副防护用品,才能去收集漏液,即用大 量水冲洗,并要注意酸液飞溅问题。 2、着火时可用水喷淋冷却容器,但千万不可将水直接喷到浓硫酸里,否则浓硫酸会飞溅出来伤人。(要稀释浓硫酸时,只能将酸缓缓地注入到大量的水中去,还要注意发热情况!) 3、操作人员都应全副防护装备方可操作! 储存:存放在耐酸的陶瓷容器内或专用容器中,通风、阴凉储存,注意检查,防止碰撞损坏容器。 2、硝酸(HNO3),又叫硝镪水: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或黄褐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浓硝酸在空气中 易释放出黄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有毒,能氧化有机物,是个氧化剂,也是硝化剂。与锌、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易溶于水,比重1.51,沸点122.2℃。 危险情况: 1、本身不燃不爆,但其强氧化性在与其它物质接触后将有燃烧爆炸危险。 2、强酸性,腐蚀性,能腐蚀设备,腐蚀皮肤。 3、其蒸汽有毒。 侵入途径: 吸入蒸汽或直接接触皮肤、粘膜。 中毒症状: 1、轻度:被烧伤皮肤呈黄色,永久性烧伤不及时处理会慢性溃疡,溅入眼睛易造成失明。 2、中度:食入能腐蚀胃,严重者会导致胃穿孔而死亡。 3、重度:吸入蒸汽会引起窒息感,声音嘶哑,支气管炎,急性肺水肿,牙齿也会被腐蚀。 急救办法: 1、吸入者应立即脱离现场,宽衣,呼吸停止者立即抢救(医院),吸氧。 2、皮肤接触者立即用大量水或小苏打水冲洗。 3、眼睛溅入硝酸时,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 4、误食者应立即喝大量温水或肥皂水、牛奶等再饮入生蛋清或藕粉等缓和剂,催吐。 防护办法: 1、泄漏时现场要加强通风,用水冲洗,沙覆。 2、泄漏处附近的有机化合物、可燃物、还原剂金属都应尽快搬离,避免与它反应。 3、被接触的有机物引起燃烧时,可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灭火剂,但不可用加压水灭火,以防强酸飞溅伤人或与它物反应。 4、消防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和穿防护衣。 储存: 储存在防酸容器内,避光、阴凉、通风,避免与还原剂及易燃物放一起。 3、盐酸(HCI),又叫盐镪水: 理化性质: 无色有浓烈刺激气味液体,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强酸性能与许多物质或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极易燃烧的氢气还会发生爆炸,比重为1.3,沸点110℃。 危险情况: 1、腐蚀性,不可接触皮肤及粘膜。 2、水溶液能快速腐蚀金属铁、锌等并置换出氢气。 侵入途径: 1、吸入盐酸蒸汽(HCI)能严重腐蚀呼吸系统及眼睛。 2、接触皮肤会被烧伤、灼痛。 中毒症状: 1、轻度:皮肤烧伤呈淡白色,眼痛、咽痛、头痛、咳嗽、恶心。 2、中度:胸痛、胸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咯血。 3、重度: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 急救措施: 1、受害者急移到新鲜空气处,若神志不清应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脱去污染衣服,疮面用大量水洗,眼睛受伤应首先彻底冲洗,再医疗。 2、皮肤烧伤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后再用肥皂水洗,疮面用磺胺嘧啶银冷霜,吸入时用考的松喷雾吸入,用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等。 防护办法: 1、泄漏时,应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收集漏液,用液碱中和之,再用大量水冲洗现场。 2、雾状水有助于溶解大气中的酸雾、蒸汽。 3、操作人员:必须脚穿长统橡胶靴、塑料围裙、塑料袖套、橡胶手套、防酸雾口罩才能操作,以保安全。 消防措施:1、用雾状水灭火。2、注意清除产生的氢气,防止氢气燃烧爆炸。 储存: 1、耐腐蚀容器。 2、输送管道也要经常检查,防止泄漏,腐蚀设备及工人。 4、氢氧化钠(NaOH): 理化性质:强碱,是白色易潮解固体,其液体叫液碱,溶于水。 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创新与创业管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 临床重点专科申报汇报.pptx VIP
- 2025年储能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事故预防报告.docx
- 知识产权培训合同协议.docx VIP
- 【培训课件】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解读与实施策略.pptx
- 2025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SY_T 6503-2022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docx VIP
- {安全生产管理}装饰装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pdf VIP
-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同.docx VIP
- 汽车吊装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