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地质学进展结课论文.
中国的聚煤及其规律研究
中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成煤期多,储量大,分布广泛,煤种齐全。但地域分布上却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我国的聚煤作用及其规律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1.中国主要聚煤期、含煤地层及含煤盆地构造
1.1 中国主要聚煤期
从早古生代腐泥煤类的石煤至第四纪煤炭,共14个聚煤期,其中最重要的聚煤期是:南方早石炭世,华北石炭—二叠纪,华南二叠纪,华南晚三叠世,西北早中侏罗世,东北晚侏罗—早白垩世,以及东北、西南和沿海古近—,共7个主要聚煤期。早、中侏罗世聚煤期煤炭资源占全国总量的60%,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期资源量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
1.2 中国的含煤地层
中国含煤地层的时间分布与全球聚煤期基本一致。聚煤作用较强的时期是:早寒武世,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石炭世,古近—新近纪。由于煤盆地构造特征和含煤性的差异,中国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形成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五大聚煤区。就各时期主要含煤地层分布的地域来看,早寒武世、早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华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华北,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古近纪含煤地层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华北东部,含煤地层则主要分布在华南西部及东部。
1.3 中国的含煤盆地构造
中国煤盆地构造类型和构造特征的差异,决定于不同地壳演化阶段的大地构造事件和构造古地理背景,也决定于成盆期的构造事件和盆地的基底性质。
不同的大地构造运动阶段以及各构造阶段构造演化的差异,决定了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大聚煤阶段聚煤盆地类型和聚煤特征的差别。实际上,聚煤盆地的形成、演化、分布就是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阶段性产物(图1.。
I—东北聚煤区;II—西北聚煤区;III—华北聚煤区;Ⅳ—西南聚煤区;Ⅴ—华南聚煤区
(1)早海西期,中国境内由北而南存在古亚洲洋和古特提斯南、北分支以及由此分隔的西伯利亚—蒙古、塔里木—华北、华南、冈瓦纳4个聚煤域,属于板块发展阶段。该期聚煤盆地主要有克拉通、裂陷、主动和被动陆缘等盆地类型,分别以华北、桂湘、扬子西缘盆地为代表,其中以前二者更为重要。晚海西期,伴随古亚洲洋的封闭和西伯利亚—蒙古、塔里木一华北两大聚煤域的拼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中国北部大陆,使存在于古亚洲洋南、北两岸的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陆缘盆地消失而代之以山间盆地。华南聚煤盆地基底的差异和构造分异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扬子克拉通、华南裂陷亚盆地。
(2)印支,古特提斯洋的最终消失,中国大陆的初步形成。除西南之外,中国大陆进人统一的板内活动阶段,陆内造山活动强烈,并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太平洋—库拉板块开始向欧亚大陆俯冲,燕山运动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加强,中国大陆地台裂解,东部进人西太平洋构造演化阶段,形成NE、NNE向构造带及其大型走滑断层。聚煤盆地以前陆—克拉通复合盆地和前陆、山间、伸展断陷盆地为主,以鄂尔多斯、川滇、吐哈盆地和东北盆地群为代表。
图1.中国煤盆地图
(3)喜马拉雅期,新特提斯洋的封闭形成中国统一大陆,奠定了现今中国大陆的基本面貌,该期以发育为数众多的小型断陷、坳陷和走滑拉分聚煤盆地为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北及西南一带。
纵观中国聚煤盆地的演化,不难看出,盆地规模由大变小,沉积充填由海相到陆相,构造样式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总之,大地构造的演化决定了聚煤盆地类型及其演化规律
2.植物的控煤规律
中国聚煤作用的发生与地史时期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等因素密切相关,聚煤盆地则是各种成煤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聚煤盆地中不同沉积阶段、不同沉积地区聚煤作用的强弱,对形成的煤层层数、厚度、形态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古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的控制,而古植物是聚煤作用的物质基础。
2.1 从时间上分析植物的控煤规律
我国最早的陆生植物自泥盆开始出现,但以草本植物为主,未形成可采煤层。晚泥盆世陆相或滨海地层中,在扬子板块的一些地方不断有石松纲、真蕨纲植物的发现,虽偶见“煤线”,但未形成可采煤层。晚古生代是近海型蕨类植物成煤阶段,石炭、二叠纪是真蕨、种子蕨、石松等纲植物及部分裸子植物(主要为科达纲)繁衍的时代,在适宜的近海古地理条件下,可形成煤层,这在我国非常明显,故晚古生代是我国近海型蕨类植物的成煤阶段。由于晚古生代后的中国大陆板块基本拼合在一起,古地形分异加剧,陆地面积增加,以及全球干旱气候的不断形成,使得更多地依赖水体生存的植物相继衰落。进入中生代,远离海水的内陆地区繁衍的裸子植物占据主要地位,故中生代是远海型裸子植物的成煤阶段。
新生代我国大陆板块内大面积长期为干早气候所笼罩,地形分异较中生代又进一步加剧,陆地面积大大增加。由于植物对地区的适应性亦随之增加,故植物生存范围十分广泛,远离大海的高山区同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孔设计..doc
- 煤业二O一六年经济运行总体方案..doc
- 煤中全水的测定方法..doc
- 煤仓自动疏松装置检修维护说明书..doc
- 煤仓集中控制系统方案研究..doc
- 煤化学第三章煤的结构..doc
- 煤化工工艺简介和分析控制点..doc
- 煤化工节水方面..doc
- 煤化学第九章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doc
- 煤层多点测温缆式传感器介绍(徐州中矿奥特麦)..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新解读《HJ_T 55 - 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docx VIP
- 影视后期调色-02达芬奇基本操作.ppt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年中式烹调师(技师)考试内容及考试题库含答案参考.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ppt VIP
- 民俗博物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doc
- 上海海洋大学《基础化学》课件-物质结构.ppt VIP
- 《中国科技创新盛宴》课件.ppt VIP
- (推荐!)13485-2016医疗器械变更控制程序.docx VIP
- ISO14001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