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静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位置历史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东经105゜26ˊ,北纬35゜01ˊ——35゜45ˊ,东部毗连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南邻天水市秦安县,西接定西地区通渭县,北靠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西北与与定西地区会宁县接壤,东南与庄浪县域相连。全县南北长81千米,东西宽68千米,总面积219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6.5万人。行政区划管理上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地区行政公署。目前全县共辖30个乡镇。
静宁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静宁即古之成纪。据专家考证,历史上的成纪曾经三迁,而最早的成纪故城就在静宁刘河,五方河二村之间(位置选址优势;博物馆许多 即出土于此)自汉到今,已2000多年历史。
在这方热土上,有不息的葫芦河水日夜滋润,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俊才辈出,相传始画八卦、肇启文明的伏羲氏和“炼石补天”的女娲氏就诞生于此。人类始祖伏羲在这里教民渔猎、播撒文明,群雄争霸,方国四起之时,这里又是西部游牧民族进入关中的必由之路,因而习武之风由来已久,箭术超群,匈奴号曰 “汉飞将军”李广从这里走向立功建业的疆场,令金国四太子兀术“剔其须髯遁归”于燕山的吴芥 、吴磷兄弟就是川流不息的葫芦河水哺育成长起来的具有无限忠贞与果敢的一代名将。宋金时期战事频发,静宁涌现出三大名将(吴芥,吴磷,刘琦)与举世闻名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一道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清同治十年青7月,陕甘总 左宋棠西征新疆,道经静宁 率官兵及地方官员到三将军祠祭吴、刘三将军,留下了英雄相惜的名篇祭三将军文。
地处黄河支流渭河上游的静宁,素有“十年九旱,苦甲天下”之说。在距今7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开始了定居的农牧生产,生活内容丰富。距今4000-6000年前已种植多种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与全国各类地区比较,静宁是史前出现农牧业较早的地区之一。目前,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县。
史籍《禹贡》把全国分为九州,静宁为“《禹贡》雍州之域”,当时的雍州“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宜产牧。牛、羊衔尾,群羊塞道。”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农牧业生产中,以牧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到北宋期这里逐渐变为以农为主的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
历史上只,静宁之地位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界地带,屡为战场,为防西北蒙古族入侵,明朝军队曾采取“放火烧山”的对策,此外,由于人口增加及自然、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几度走向衰落(学校文庙合抱之木,产于静宁)。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改土造田,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发展农业机械,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联产承包制、调整农业结构、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我县确立了以果品、洋芋、蔬菜、药材、养殖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促进我县农业收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调整的背景:
1.自然条件的制约
静宁属于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发展农业的条件主要有:
气候资源:
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较强,光能生产潜力大。绿色植物干物质的90-95%来源于太阳的光合作用,只有5-10%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矿物营养形成的。因此,产量高低、潜力大小主要决定于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多少。我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深居大陆内部,多数月份云量少,空气干燥,因此,具有较长的光照时间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热量适中,时空变异较大。
全县年内气温具有变化较平缓、日温差较大的特点,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积累。
降水少、变率大。
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的影响,降水量呈现出降水少,时空变化大的特点。境内年平均降雨479.3毫米。就时间而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秋两季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81.4%,(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17.0%)。且降水年际变化大,最大值1964年为690.4毫米,最小值1971年,降雨量为228.5毫米。目前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地形破碎,山区面积广大。地处黄土高原上的静宁县丘陵沟壑处,境内黄土梁峁起伏、大小沟壑纵横分布,地形支离破碎。山地多,平地少。由于降水稀少、黄土疏松、植被稀少、夏秋多暴雨等原因,使本地大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又一限制因素。
③土壤类型多样,肥力不足。
④灾害频繁,农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自然灾害有旱、冻、雹、病、虫、涝、风、地震等八灾。其中,旱灾最多,“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危害面积广,减产幅度大。雹灾年年有,对局部乡镇的农作物常常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地震频繁,造成危害的次数少,但危害程度严重。
阅读材料:民国九年(1920年)12月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