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在大地上的痕迹 『世代如落叶』,王朝的兴衰遵循着时间自身的节奏;与动辄涉及江山社稷的宏大叙事相比,人生一世显然过于渺小,作为个体的人又能在大地上留下怎样的痕迹?《左传》中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先人为后世订下的规制;在这次寻访中,我们确实看到一代代名臣、武将、文豪遵循着这样的法度筹划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立德、立功、立言』在陇南大地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第一种痕迹 古人怎样赞美“高速公路” 陇南地区山大沟深,自古交通就极不便利。修筑道路,在军事上能够确保战事成功,而对于沿途居民来说,则更是不折不扣的“惠民工程”。东汉灵帝年间,时任武都太守李翕率领民众修凿陇南成县山区的道路,把“数有颠覆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粟”的危险路段变成了“坚固广大,可以夜涉”的通途。对于此事,史书上的记载并不详尽,但当地百姓却用自己的方式为李翕留下的一封流传千古的“表扬信”:他们在峡谷山崖间完成了一幅精美的摩崖石刻,后世称为《西狭颂》。 若不是因为百姓自发制作的摩崖石刻,李翕在史书上原本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东汉王朝到了桓帝、灵帝时期,已经呈现出种种末世倾颓的景象,尤其是朝廷大肆屠戮正直官员的“党锢之祸”,至今都让读史者不寒而栗。范晔在《后汉书》中简略地提到过李翕,记录的却是他“多杀降羌”的劣迹,而他的生卒年月至今已无从查考。但有了《西狭颂》全文385个字的描述,我们眼中的李翕一下子具体、生动了,一个睿智坚毅、关心百姓疾苦的古代执政官形象,令1800年后的我们也无法吝啬自己的赞叹。 石刻文中指明,李翕修路的地段是“郡中西峡中道”,也就是今天陇南成县天井山麓的鱼窍峡中。这是一条横亘东西约5公里的狭长溪谷。我们乘车来到如今已是景区的峡谷间,刚走入其中,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夹岸两山宛如屏障,森然壁立,悬崖巍峨,林木丰茂,风光中兼具壮丽与灵秀。 峡奇在山,美在水。峡谷中是一条响水河,时而在峡谷中潺潺绕行,时而在巨石间冲腾奔泻,浪花激起的水声,站在远处也能听到。更有意思的是悬崖上的水,或化成瀑布,像是一条白练从高处垂落而下;或从栈道上方形成珠帘,飞溅滴注,仿佛要洗去我们一路的风尘,表示对远方来客的特别敬意。而这里迷人的不只是自然风情,历代修建的亭、桥、廊、树,与山水相映成趣。我们沿着仿古栈道深入峡谷,几乎有身处桃源仙境的感觉。 但当年这里的居民却未必会赞同我们的感受。东汉时期,这里森林茂密,山岭险峻,去武都郡几乎无路可走。李翕太守正是看到了此间百姓困苦的生活,于是率众开山凿石,修出了一条通道。当地朋友让我们留意观察山体上的一些孔洞;他们说,这就是当年开凿栈道留下的栈孔。经过1800年的变迁,水位已比从前涨高很多,但即便现在看来,栈孔的位置仍处于险峻的崖壁上,可以想见当年开凿之艰巨。 我们一路漫步,西狭栈道仿佛在和我们做游戏,逗引我们时左时右,忽而崖北,忽而崖南。我们走过廊桥,来到一片水潭前。此处被称为黄龙潭,宽约3米、长10余米,看似一面狭长的明镜。涧流潺潺,自上垂入,水色澄清,深达数米。当地老百姓认为黄龙潭有灵性,每当皓月凌空,月光水色,交相辉映,因此被评为成县八景之一“龙潭映月”。 黄龙潭的正上方有一座紧贴崖壁、飞檐凌空的古建筑,这便是《西狭颂》碑亭,蜚声中外的摩崖石刻《西狭颂》便置身其中。我们登上碑亭,隔着栅栏,可以清楚地看到《西狭颂》碑文。刻有文字的崖壁由于经过历代拓印,早已变得黝黑闪亮,厚重朴实。难怪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初次看到她时,都难掩饰激动之情。 《西狭颂》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惠安西表》,建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它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长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4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大小约7厘米见方;颂文后有阳刻小字题名12行,共144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碑文的右侧是《五瑞图》,刻着黄龙、白鹿、嘉禾、甘露和木连理5种图像,线条流畅,古朴生动,是汉代绘画艺术中的珍品。此图表现的是李翕任渑池县令时德政卓著,于是天降五种吉祥征兆。《五瑞图》是对《西狭颂》文字的形象补充;将二者置于一处,图文相应,虚实相生,是东汉摩崖石刻艺术中图文并茂的佳篇奇构。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合称《黄龙碑》。碑刻四周还有历代名人的题刻。 世人对《西狭颂》的评价,其实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地处偏远,因此《西狭颂》很少被唐以前的著述提及。宋代欧阳修在编撰《集古录》时,还不知道有《西狭颂》的存在。比他稍晚的曾巩、赵明诚先后在《元丰类稿》、《金石录》里对它有所著录。自此之后,《西狭颂》声誉日隆,这固然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宝贵的文献史料,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其精妙的书法造诣。通常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