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docVIP

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大师之名独章太炎先生当之无愧   国学这一概念,章太炎不仅使用的早,而且使用的多,终其一生都为此而抛尽心力。章氏本人也以“独欲任持国学”自命。章太炎作为学者兼革命家,是为学问的一生,也是为国学的一生。   章太炎使用国学概念的时间很早,且终生未尝或离。不过国学以至国粹在太炎先生那里,是作为革命的一种手段来使用的。晚清国粹派,章太炎、刘师培实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国粹派长期被当作保守派的代名词,而究其实,太炎先生是学者兼革命家,虽在学术上坚执古文家的立场,但于文化于思想于政治却并不保守。只不过他是一个特异的天才,论人论文论学,迥异时流而已。   他生于清同治七年,即1869年,浙江余杭人,是清季大学者俞樾的弟子。早期赞同变法,而不同于康有为和梁启超。1898年秋天慈禧政变之后,力主革命,但同为革命,与孙中山的旨趣亦不相合。也许是他的超乎侪辈的传统学问的根底和不可有二的语言文字方式,使得他的同志们既赞赏他又感到格格不入,没有人能够不为他的雄文硕学和凛然激昂的气节所折服。   清廷惧怕他的影响力,1903年在他36岁的时候将他下狱,就是所谓的“《苏报》案”。案由是太炎先生发表在《苏报》上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里面有“载湉小丑,未辨菽麦”的语句。载湉是光绪皇帝的名讳,太炎先生直呼其名,而且指其为小丑,清廷便以大逆不道罪将太炎告上法庭。讼案发生在上海租界,法庭由外国人操持,太炎得以不被清廷引渡。但最后还是处以三年徒刑,关在上海西牢,罚做裁缝之事。和章太炎一起被关的有写《革命军》的邹容,罚做苦力,不及刑满,便瘐死狱中。   以一国讼一人,近代以来,不知有第二人。太炎因此声名大噪。1906年章太炎刑满出狱,孙中山派人迎至日本,成为《民报》的主角。清廷迫压,日人限制,《民报》不久遭遇生存危机。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之下,章太炎在日本东京开办了平生第一个国学讲习会(邀请函简上写“国学振起社”),1906年秋天开始,一直持续到1909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马幼渔、朱希祖、许寿裳等后来的学界名流,都曾前往听讲。讲授内容包括诸子和音韵训诂,而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主。讲习会开始设在《民报》社,后移至东京小日向台町二丁目二十六番地,门楣上直署“章氏国学讲习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挂牌的国学研究团体。   太炎先生所以这样做,是缘于他的理念,就是他1906年到日本时发表的那篇有名的《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提出唤起民众首在感情,而途径则有二事最为紧要: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可知太炎先生倡扬国学,非关于保守不保守,而是要激发起国人的民族感情和精神。   因此之故,章太炎一生有过四次“兴师动众”的国学讲演。   第一次,就是上面所说的东京国学讲习会。   第二次,是1913至1916年在北京,太炎先生被袁世凯软禁之时,他再次做起了国学讲习事业,自己说是“以讲学自娱”“聊以解忧”(《家书》),实则所讲内容都是有所为而发。当时袁氏当国,谋立孔教为国教,康有为亦以孔教会为倡,乌烟瘴气不足以形容。所以他把批评孔教作为讲习的重要内容,《驳建立孔教议》就写于这个时候。讲堂的墙壁上张贴着《国学会告白》,写道:“余主讲国学会,踵门来学之士亦云不少。本会专以开通智识,昌大国性为宗,与宗教绝对不能相混。其已入孔教会而后愿入本会者,须先脱离孔教会,庶免熏莸杂糅之病。章炳麟白。”听讲的人数比已往更多,大都是京城各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北大的傅斯年、顾颉刚也前来听讲。后由吴承仕记录成《菿汉微言》一书。   第三次,1922年夏天章太炎先生居上海时,应江苏省教育会的邀请作国学演讲。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系列演讲,前后共十讲,并有《申报》为之配合,规模影响超过已往。首次开讲在是年的4月1日,讲“国学大概”,听讲者有三四百人。第二次4月8日,续讲前题,听讲者也有约四百人。第三次4月15日,讲“治国学的方法”。第四次4月22日,讲“国学之派别”。第五次4月29日,讲“经学之派别”。第六次5月6日,讲“哲学之派别”。第七次5月13日,续讲“哲学之派别”。第八次5月27日,讲“文学之派别”。第九次6月10日,讲“文学之派别”。第十次6月17日,讲“国学之进步”。持续一个半月,每次演讲上海《申报》都作报道,并刊载记者写的内容摘要。曹聚仁整理的章氏《国学概论》一书,就是此次系列演讲的记录。另还有张冥飞整理的《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集》,是另一个听讲版本。   太炎先生演讲之前,1922年3月29日的《申报》,特地刊出《省教育会通告》,对国学讲演的缘由作了说明,其中说:“自欧风东渐,兢尚西学,研究国学者日稀”“同人深惧国学之衰微,又念国学之根柢最深者,无如章太炎先生,爰特敦请先生莅会,主讲国学”。则可见“深惧国学之衰微”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