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拔除的临床体会.docVIP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拔除的临床体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拔除的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拔除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时,选择创伤最小的手术径路。方法 56例患者经摄X光牙片显示:上颌前部存在1-2颗埋伏多生牙,根据多生牙埋伏的不同位置,进行定位分类并设计三种手术切口拔除并分析研究1。结果 56例患者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共86颗,临床上术前定位分为三种类型,I型:部分骨埋伏位18例,其中唇侧6例、腭侧12例;II型:全部骨埋伏(牙槽骨内)23例;III型:全部骨埋伏(颌骨内位)15例。结论 术前临床定位分类并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可以大大缩短拔除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和并发症。   【关键词】 上颌前部;埋伏多生牙;手术进路定位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多因前牙不齐,牙齿间隙宽大或萌出障碍,经摄X线牙片确定为上颌前部有埋伏多生牙,而进行手术。共56例,年龄:6-18岁,平均11岁,其中男48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6:1,共拔除多生牙86颗。   1.2 埋伏多生牙的临床定位分类   1.2.1 I型 部分骨内埋伏型,指多生牙牙冠萌出于颌骨外,在上颌前部的唇腭侧粘膜下,但未萌出粘膜,临床上用手可扪及骨性隆起。   1.2.2 II型 全部骨埋伏(牙槽骨内)型,指多生牙牙冠埋伏于切牙牙槽骨内,临床上可发现切牙间存在间隙或牙位扭转、错位、无局部隆起,牙列中无牙齿缺少,X线牙片可见多生牙位于切牙根之间,或与切牙根重叠。多生牙最低位基本接近切牙嵴的水平或邻近上切牙的根长1/2以下。   1.2.3 III型 全部骨埋伏(颌骨内)型,指多生牙埋伏于颌骨内,位置比较深,临床上有时见切牙移位、扭转、错位、无隆起表现。X线牙片发现其存在,多位于上切牙牙根尖1/3或根尖以下的位置,需通过牙位定位片上颌咬颌片或牙CT片,才能确定其近唇侧或近腭侧的位置[1]。   1.3 手术方法 经临床和摄X线牙片确定为拔除适应症后,按以上分类,确定其临床定位类型后,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下,按不同的手术进路进行拔除。   1.3.1 I型 部分骨内埋伏型,可直接在唇、腭侧牙龈隆起最突出部位上方处作弧形切口,切口长短视多生牙大小而定,分离龈瓣,暴露多生牙后,挺出或拔出,创伤小,简单易操作。   1.3.2 II型 全部骨埋伏(牙槽骨内)型,在两切牙牙槽嵴处,直接作水平切口,切口长短视多生牙大小而定,如多生牙在牙槽骨内近唇侧,则按牙龈内切口法在切牙唇侧作附加切口,切开牙龈,分离粘骨膜瓣,以向唇侧分离为主,暴露牙槽骨,根据牙片中多生牙距牙槽嵴垂直、水平关系以及邻牙的位置,去除少量牙槽骨,即可见到多生牙,拔出或挺出;如多生牙在牙槽骨内近腭侧,按牙龈内切口法,在切牙腭侧作附加切口,切开牙龈,分离粘骨膜瓣,以向腭侧分离为主,暴露牙槽骨,去除少量牙槽骨,拔出或挺出多生牙,此法操作简单,视野清楚,创面不大,粘骨膜复位,加压即可,对于个别创面大的可作缝合。   1.3.3 III型 全部骨埋伏(颌骨内)型,在临床上如没有发现并发症时,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不做治疗,有并发症时,对多生牙与邻牙间的关系必须充分了解,特别注意拔除是否可能损伤切牙,侧切牙,尖牙及第一前魔牙,亦应注意该牙与鼻底与上颌窦的关系,避免手术时穿通。近腭侧位的多生牙,切口可选择沿牙弓弧度的走向,在最靠近多生牙的腭侧牙龈缘下方0.2cm作弧形切口,翻开腭瓣,根据多生牙所在的位置适量去骨,因腭侧骨质比较致密,去骨要根据多生牙的大小深浅而定,只要用牙挺能够挺出或拔牙钳能钳出就可以了,不要去骨量太多,造成过多损伤,小心将腭瓣复位,压迫止血,不需缝合。近唇侧位的多生牙,切口在唇侧作梯形瓣进入,然后去骨、暴露多生牙,挺出或拔出,此型操作较前两型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手术进路。   2 结 果   56例患者有多生牙86颗,其中同一病例有2颗多生牙的27例,占48.2%;含单个多生牙者29例,占51.8%;近腭侧65颗,占75.6%;近唇侧21颗,占有24.4%;按本研究临床定位分类:I型28颗:腭侧22颗,唇侧6颗;II型42颗:腭侧30颗,唇侧12颗;III型16颗:腭侧13颗,唇侧3颗。术中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术后伤口愈合快,无并发症,邻牙无损伤。   3 讨 论   3.1 病因及临床表现 多生牙的病因到今仍未确定,对多生牙形成的原因有数种推测,一种推测可能是牙源性上皮活性亢进的结果,即在形成恒牙的牙蕾之后,牙板过度增殖,又发生第三次牙蕾,或是牙板断裂时,脱落的上皮细胞过度增殖,或是恒牙胚分裂而形成的;另一种推测是多生牙与发育缺陷或遗传有关系,因多数多生牙患儿可以找到遗传或家族性因素;还有人认为多生牙是一种返祖现象。多生牙在牙列中多生一个或几个牙,较少见于乳牙列,多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