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要读“二流”的书.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也要读“二流”的书   时间有限,我们只挑最好的书读不好吗?还是我们干脆问,为什么要读“二流”的书呢?为什么明明知道这本书不是知名作家或此一领域的代表作或公认失败之作(比方说海明威的《过河入林》或托尔斯泰的《复活》),还傻傻地读它?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句反数学的好话:“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总和。”这是什么意思?多出来那一部分是什么玩意儿?藏在哪里?我个人的想法是,在部分与部分之间,一本书与一本书之间的关系之中,在它们彼此的交互作用之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呈现每一个单一部分不包含、只有整体才具备的“结构”,就是在这里,整体的容量和力量大大超越了部分的总和,超越了纯算术的1+1。   我们权且只用同一作家的全体作品来讨论,先不扩张到领域这更大范畴,这只是为着方便。一个作家的失败之作,通常可粗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失败方式,一种比较常见的,是纯粹的失败、崩毁、瓦解、惨不忍睹。失败的原因林林总总,可能牵涉到自身的用功程度、牵涉到自身书写被市场名利的不当诱引、牵涉到丧失了勇气让自己像笼子里的白老鼠般不断自我重复云云。这种失败,非常残酷,通常代表一名作家的终结,只因为他再难以补充已然掏空殆尽的“内在”,而居然可以没品味的交出这样的作品,如果不自觉,那代表他不可能反省,如果是自知的,则代表他对自身要求的松懈和不当宽容,如此顺流而下通常不会就此打住,你几乎可以预见还会有更糟糕的作品在短期内出现。   这种纯粹的失败不胜枚举,几乎你在每一位曾经才气纵横但忽然像丧失了所有魔力的作家的最后一两本书都可看到,为着不伤感情和做人好继续存活,这里我们只举遥远异国不识者的实例。依我个人看,像聚斯金德的《棋戏》就是这么一本书,宣布这位独特诡谲小说家的书写终点。我们阅读者如何看待这样的作品呢?我建议我们温暖一点,别生气最后那三百块钱和几个晚上的虚掷,人死不仅不记仇,而且通常我们会哀伤且深情去回忆那些不复的最好时光。是啊,《香水》多好看啊,那个魔鬼般浑身无体味“宛如香水完美画布”的格雷诺耶,还有他炼成的那些带着我们起飞的神妙“形而上”香水;《鸽子》也多好看,正如朱天心说的,写一个人发疯绝不是无逻辑、无厘头地跳着乱写,他得是自身对眼前世界的重新编码,一种迥异于、背反于、歪斜于我们“正常人”的惊骇编码,疯得严谨,疯得有条有理还步步为营;还有《夏先生的故事》,一个提前窥见了死亡从而迷蒙深奥的童年幸福题材故事;甚至《低音提琴》都好,你知道书写者是个多奇怪的人……送君一程,山高水长,我以为这是作为一个读者几近是义务的礼仪。   至于另一种失败则是我们真正要谈的。格雷厄姆?格林在他《问题的核心》小说中有一段话说:“绝望是替自己定下一个万难达到的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有人说,这是不赦之罪。但一个堕落或邪恶的人永远不会犯这种罪,他总是怀着希望,从来不认为自己彻底失败而落到沮丧、绝望的冰点。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有力量永远背负着这受到永世惩罚的重担。”我们借格林的这番话来谈这种书写者极可能是必要的、更是光荣的失败。   一个了不起的书写者,尤其是愈了不起的书写者愈难以避免的失败,我们也可以说,这正是他替自己定下一个万难达成的目标所必须支付的代价。除非你是一个二流的书写者,你才能一直停顿在明白、没困难没风险没真正疑问的小小世界之中,从而让书写只是一场万事俱备的表演而已。真正的书写同时是人最精纯、最聚焦的持续思考过程,是最追根究底的逼问,是书写者和自己不能解的心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讨价还价,我们诚实地说,这并不是一场赢面多大的搏斗,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成功其实也只是程度和比例的问题而已。因此,我们谁都晓得,广大无垠的书籍海洋之中,并不存在一本通体完美的书,每一本再好的书,都有它不成就、不成功的残缺部分,而且说起来吊诡的是,还非得有如此残缺的部分,才恰恰见证了这是一本够好的书。理由再简明不过了,正因为这个不成就的部分,我们阅读的人才看到、感知到一个够遥远也够分量的目标,如《堂?吉诃德》电影主题歌讲的,做不可能的梦,伸手向不可触及的星辰,在思维的纯粹路途上,取消了瞻望,丧失了勇气,我们所真正计较的东西还能剩多少呢?这至多只做到了不让人看到失败而已,当然绝不等于成功,事实上,它更快速地在远离成功。   也许,在书籍世界中,“成功”这说法是不恰当的,我们该说的是“进展”。   托尔斯泰《复活》一书的不成功,我个人以为,是属于第二种“为自己写下一个万难达成的目标”的可敬失败。他要为人找出灵魂的终极解答,为此,他甘心放开曾为他带来巨大声名的武器,包括他那个锐利到具“腐蚀性”的怀疑能力,这是他《战争与和平》书里已充分展现的骇人能力;包括巴赫金指出的,《复活》一书中,托尔斯泰的笔调转为简单、悲凉,如枝叶凋落的冬日街景,不复《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华丽、丰盈而且穿梭自如的小说巨匠技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