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鸟纲.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学鸟纲

四、分类与举例(现存鸟类约9000种) 1、平胸总目: 特点:大型鸟类,走禽,翼退化不能飞,胸骨平不具龙骨突,锁骨退化或消失,羽不发达。例:鸵鸟 2、企鹅总目: 特点:善于游泳和潜水的海鸟,前肢变成鳍足,后肢短移到躯体后方,趾间具蹼,不能飞而善游泳,水下潜泳,非气质骨,而含多脂肪骨髓,羽毛鳞片状。 王企鹅 3、突胸总目: 35个目,8500种以上。 特点: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骨。正羽发达。 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可分为6个生态类群: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 3、历史因素 有些鸟类学家提出新生代第四纪的冰川期和鸟类迁徙有关。 当时在北半球由于冰川迫使鸟类向南移动,后来随着冰川的向北退去,鸟类便在夏季向北迁徙。随着冰川周期性的向南侵袭和向北退去,促使鸟类形成了周期性的南迁北徙,这样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鸟类的迁徙本能。 鸟喙与舌的变化 所有现代鸟类均无牙齿。 鸟喙的变化:①食肉的鹰隼类,喙尖锐而钩曲;②食鱼的雁、鸭类,喙扁平具缺刻;③空中飞捕昆虫的家燕,喙短基部宽广;④啄食种子的麻雀则喙粗短,呈圆锥状。 舌的变化:啄木鸟的舌很长,且前端具倒钩,适于啄取树木中的昆虫;蜂鸟的舌前端呈管状或刷状,适于啄取花粉。 鸟类的唾液腺 分布:口腔和咽的粘膜上。 分泌物:分泌不含消化酶的唾液,仅起滑润食物的作用,无消化功能。仅在食谷的燕雀类中,唾液中含有消化酶。 雨燕目的唾液腺最发达,含有糖蛋白,它们以唾液将海藻粘合而造巢,其中的金丝燕所筑的巢,即为闻名的滋补品“燕窝” 。 鸟类栖止于树枝上时,由于体重的压迫和腿骨关节的弯曲,导致与屈趾有关的栖肌、贯趾屈肌和腓骨中肌的肌腱拉紧,足趾自然地随之弯曲而紧紧抓住树枝。肌肉并未收缩 不消耗能量 。这就是鸟类为什么在树枝上睡觉时不会坠落的原因。栖于树枝上的鸟,只有抬起身体,跗间关节伸开,才能使紧握的四趾松开。 鸡、鸽等食谷和食鱼鸟类,嗉囊较发达;食昆虫和食肉鸟类,嗉囊较小或消失。 鸭和鹅没有明显的嗉囊,只是食道中部膨大形成纺锤形的扩大部分,整个食道都能贮存食物。 雌鸽在繁殖期间,在脑下垂体所分泌的催乳激素作用下,嗉囊壁能分泌乳汁状的液体,称鸽乳,用以喂养幼鸽。 盲肠及其功能 位置:1对盲肠位于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 特点:鸡、鸭等杂食性和以植物纤维为主食的鸟类,盲肠发达;以谷类为主食的鸽类,盲肠不发达,仅为一对中空的小突起。 鸡的盲肠起端处有一枣核样淋巴集结,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患有鸡新城疫的病鸡常见该处溃疡出血。 功能:①吸收多余的水分;②盲肠内的细菌可以分解植物纤维,具有微生物消化的作用;③能在此处合成和吸收—些维生素。 泄殖腔是直肠末端膨大部分,是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共同的通路。 鸟类的泄殖腔由发育程度不同的横褶分成3个部分:①粪道,是直肠的继续,但比直肠粗一些;②泄殖道,在粪道之后,输卵管或输精管和尿道都开口于此处;③肛道,是泄殖腔的最后部分,以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小肠的特点 小肠较长,为体长4~6倍。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部分。十二指肠从肌胃末端开始,折叠成U形弯曲。胰脏即位于十二指肠的肠系膜上。 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 小肠的中部有一个突起的盲囊,是残留退化的卵黄囊蒂,含有淋巴组织。 小肠是化学性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此外小肠壁的环肌层和纵肌层的交替收缩所产生的蠕动,起着物理性 机械性 消化的作用。 双颞窝型头骨 鸟类的头骨类型属于双颞窝型。化石鸟类可见双颞窝痕迹。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眼与脑的高度发达,致使头骨骨块的形状和彼此关系改变,二颞窝之间的骨棒 颞上弓 消失,颞窝和眼窝合并而成极大的眼窝。 此外,由于在鳞骨与方轭骨之间有一缺口,使眼窝的后面开放,这就使方骨有了回旋的余地;方骨发达,与脑颅形成可动关节,为鸟喙可以略向前上方抬动创造了条件。这和蛇类相似。 肩胛骨、锁骨和乌喙骨 肩胛骨为狭长的骨片,位于肋骨背面,胸椎两侧,向后达髂骨的前缘。 锁骨细长,两侧锁骨在胸前呈“V”形连合,称叉骨[鸟类特有结构],富有弹性,能在鼓翼时阻碍左右乌喙骨靠拢,起着横木作用,也能增强肩带弹性;平胸鸟类锁骨退化,而成为乌喙骨一部分。 乌喙骨是肩带三块骨中最粗大的一块,一端与胸骨形成关节,另一端则与肩胛骨共同形成肩臼,与肱骨形成活动关节。 鸟类的喙 喙由上下颌伸延而成,外覆角质鞘,是啄食器官。 上喙基部有一裂缝状的外鼻孔。 鸽的上喙基部有裸露无羽的皮肤隆起,称为蜡膜。 喙的形状与食性有密切关系。 尾脂腺 尾脂腺位于尾端背侧,为具有2叶的卵圆形腺体。 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可以润泽羽毛。 分泌物中含麦角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能转变为维生素D。当鸟以喙涂擦羽毛时,维生素D可被皮肤吸收,有利于骨的正常生长。 摘除幼禽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