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导论绪论.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工导论绪论

我国化工事业的先驱者 吴蕴初 (1891- 1953),上海嘉定县, 1911年毕业于上海兵工学堂,主读化学 , 1913年至1919年先后任汉阳铁厂化验师 , 汉阳兵工厂炸药课课长。 1920年在上海创办牛皮胶厂,1923年创建天厨味精公司。1928年当选为中华化学工业会副理事长。同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 吴蕴初 1929年创立上海天原电化厂股份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1932年创建天利氮气厂,1935年天利氮气厂合成氨投产,部分合成氨用于制硝酸,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蒋介石题词“工业救国”,以示祝贺。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生产耐酸陶管、瓷板、陶质阀门等。 他出身清寒,1931年出资5万元,成立清寒教育委员会,资助化工系学生。1945年成立“吴蕴初公益基金委员会”,将他投资化工事业的全部股票拿出,交给基金会保管。抗战胜利后,他又将味精发明权所得收入全部归人基金会。这些基金,对培养我国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 吴蕴初 我国化工事业的先驱者 范旭东(1883-1945),湖南湘阴人,1900年到日本留学,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后在北洋政府北京铸币厂负责化验分析。但由于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两个月后辞去了工作。 范旭东 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1918年与陈调甫等创建永利碱厂,1926年制出优质的纯碱,并于同年在美国主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的美誉,荣膺大会金质奖章。1934年在南京大厂创办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硫酸铵的永利铔厂,1937年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他积极支持侯德榜等人革新制碱工艺,于1943年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 他注重科学研究工作,192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化工科研机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并把久大、永利两公司给他的酬金用作该社的科研经费。还曾担任中国自然科学社理事、中华化学工业会副会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45年他去世时,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范旭东 我国化工事业的先驱者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1911年考入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10门功课1000分的优异成绩誉满清华园。1913年被保送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7年获学士学位。1918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制革,1919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获博士学位。 侯德榜 1921年他接受永利制碱公司总经理范旭东的邀聘,离美回国,承担起续建碱厂的技术重任,于1926年取得成功,生产出优质纯碱。在总结亲身实践的基础上,他用英文撰写了《纯碱制造》一书,1933年在纽约出版,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4年他负责筹建永利公司南京铔厂(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硫酸铵),1937年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硫酸铵产品。 1943年研究开发成功了联合制碱新工艺。 1945年范旭东逝世后,他继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 1958年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还曾担任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 侯德榜 (2)新中国的化学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建了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并扩建了大连、南京、天津、锦西等几个老化工企业。 组建了一批化工研究、设计、施工队伍,开始了几个塑料(聚氯乙烯)及合成纤维(聚酰胺-6)品种的生产,开创了高分子化工产品的生产。 1961年,我国在兰州建成了用炼厂气为原料裂解生产乙烯装置,开始了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 虽然我国石油化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从5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了炼油装置和石油化工设备, 60年代开发了大庆油田,从此我国的石油炼制工业有了大规模的发展。 70年代,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了十几个以油气为原料的大型合成氨厂,并在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地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2)新中国的化学工业 (2)新中国的化学工业 1983年,中国成立了石油化工总公司,使我国的炼油、石化、化纤和化肥企业集中领导,统筹规划。 至80年代,更组建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这些企业在全国500强企业中许多是占前列的。 新工艺、新产品不断补入,使石化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增长,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与国外先进水平逐步接近。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化学工业飞速发展,不但石油化学工业在世界地位飞速上升,精细化学品生产也从无到有。 十五规划确定,全国炼油综合能力将达到每年2.7亿t,乙烯生产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