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契丹族崇山文化的历史考察.doc
契丹族崇山文化的历史考察 摘 要:崇山观念是契丹族古老的自然崇拜内容之一。崇山观念当是契丹人对天地的崇拜、族源的追溯以及对山林畜猎生活的仰仗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合。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辽廷以契丹人普遍的崇山观念为基础,融合了天地祭祀、崇祖敬宗、宗教信仰等核心内容,最终形成了以突出皇权政治为最高主旨的国家礼仪制度,使崇山观念达到了最高的精神境界,构成辽朝政治文化的最主要内容。 关键词:契丹;崇山;黑山;木叶山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001-02 在契丹族的精神世界中有两座山神山之祭,一个是木叶山祭山仪,一个是黑山魂归之祭。无论哪一祭,都是崇山观念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既为祭山,当是以山为载体和场所进行的典礼仪式,山是此仪式的主要的物质要素和观念要素。它的核心观念当来自于人们长期形成的崇山心理和习俗。崇山观念及其五花八门的崇祭习俗差不多是人类共有的自然崇拜现象。民族学在这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考古发现山巅上有祭祀设施的例子。而游牧民族对山的崇拜则表现得更突出和独特。 游牧民族对山的崇敬可能源于多种观念因素的交杂:其一,崇山是出自对天地的敬畏以及祭天祀地的需要。在游牧人的观念中,天是至高无上的,茫茫草原上的草木禽兽均为天地所赐,辽阔苍穹的祸福兴乱皆由天地所定,天地是草原的主宰。天更是游牧民族自然诸神中最大之神――天神。拜天、祭天成为游牧民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宋史》就有关对契丹族祭天所发的感慨:契丹主“一岁拜天,不知其几”。①《金史》记载女真族“俗有拜天之礼”。②《元史》亦记蒙古族“代有拜天之礼”。③而在人们的直观认识中山是最接近于天的,因此,山便成为古人祭天最理想的场所之一,中原王朝的封禅大典选择中原人认为最高之山――泰山,就是觉得泰山离天最近。历代王朝的郊祀筑坛祭天同样是这一观念的发展演变。游牧民族的崇山更具有敬天的意义,且拜天、祭天则多选择于山上。《辽史》中选择山上拜天、祭天的事例非常之多,如阿保机曾与诸弟“登山刑牲,告天地为誓”。④天赞四年“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⑤应历十八年(968)辽穆宗曾“登小山祭天地”。⑥山颠上祭天同样是蒙古族的习俗,《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一次南征出兵前“登一高山,祈天之助”。⑦宪宗蒙哥即位的第二年,曾冕服“拜天于日月山”。⑧其二,由于某山与一个民族(部落)的起源有密切关系,而为崇拜的对象。众所周知,东胡族遭匈奴打击而散灭,后来发展壮大起来的两个支系都确立了自己的祖山,其中乌桓族以乌桓山为自己的族源地,而鲜卑族则以鲜卑山得名。至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部族同样也会有自己心目中的神山,并把自己的祖源与之紧密地联系起来。其三,山与游牧民族生活息息相关,而成为崇拜的对象。山及其山的走向往往是划分草原各游牧部族或部落集团的自然疆界,同时又是保护部族游牧畜猎生产的天然屏障。山阳之麓往往又是游牧民族卓帐聚居理想的家园和夏秋纳凉围猎的最好场所。多种崇拜心理交织使草原游牧民族、山林民族形成稳定的崇山观念。游牧部族的首领、贵族们往往利用人们这种朴素的普遍的神山信仰心理做文章,同萨满巫教结合起来,通过塑造神山,创制祭拜之礼,来加强部族或部族联盟的凝聚力并提高自己的威信。 契丹族源出东胡系统,东胡散灭后,后起的乌桓和鲜卑族都有明确的崇山观念,这种以追溯族源为主旨的崇山观念肯定对契丹族有着深刻影响。但是,由于契丹族在建国前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几乎没有留下崇山、祭山方面的任何痕迹。但是我们从唐、五代汉族文献中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成书于唐朝初年的《隋书》最早记述了契丹人的葬俗,我们可从中窥见契丹部民崇山的心理。史载“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之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酹而祝曰:‘冬月时,向阳食。若我射猎时,使我多得猪鹿’。”⑨其后《北史》、《旧唐书》、《新唐书》都转载抄撮了这一风俗,“其俗死者不得作冢墓,以马驾车送入大山,置之树上,亦无服纪”。⑩中原史家对契丹族早期历史本来了解得非常有限,在区区有限的篇幅里把契丹的这一葬俗写进史书,可见这一风俗对于契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葬俗中肯定包含着契丹人崇山、敬天的观念。这种山葬(天葬、树葬)习俗追根溯源应当与乌桓族的葬俗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史载乌桓族“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则歌舞相送。肥养一犬,以彩绳缨牵,并取死者所乘马衣物,皆烧而送之,言以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山也”。11 另外,属于山葬后期萨满巫事活动的祝词更反映了亲人为死者向山神祈福的渴望心情:“夏时向阳食,冬时向阴食,使我射猎,猪鹿多得。”12 汉文献记述的契丹早期山葬习俗,当是普遍存在于契丹族中一般性的习俗,由于早期契丹受外部势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产品项目设计》课件(全).pptx VIP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pdf VIP
- T∕CSPSTC 54-2020 -岩石隧道掘进机法技术规程.pdf VIP
- 情绪调色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ppt VIP
- 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5 Museum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四章个人所得税.pptx VIP
- 2025-2030中国量子级联激光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设备保险条款.PDF VIP
- 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申报表---)-无人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