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节 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概述 至今,骨肿瘤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本节是在国内外常用的骨肿瘤分类方法基础上,依据骨肿瘤组织的来源进行分类,并分别讲述良、恶性两大类型骨肿瘤。 诊断骨肿瘤注意以下几点: 判断骨病变是否为骨肿瘤 如是骨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原发还是转移 肿瘤的侵犯范围或数目 进一步推断肿瘤的组织来源、类型 临床表现 发病率 年龄和性别 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二、成骨性肿瘤 骨瘤(良性)osteoma 临床:起源于膜内成骨,多见于膜内化骨的骨骼,如颅骨的头面部生长缓慢骨性隆起,常无症状,多见成年人或青少年。偶见于软骨内成骨部位。 X线征:常见颅盖骨颅外板(偶见颅内板)、额窦或颞骨、枕骨等。 致密型骨瘤:突出于骨表面致密骨影与颅骨相连,有广基底型和窄基底型,密度均匀,边清楚,局部软组织正常。 松质型骨瘤:自松质骨板障向外突出骨影,多呈广基底半球状骨影,骨皮质和骨小梁板障所与属骨相连续。 发生额窦内的骨瘤多呈带蒂的球形或分叶状致密骨瘤影。 广基底骨瘤 窄颈状致密骨瘤 额窦内致密骨瘤 颅骨骨瘤CT软组织窗,骨窗 CT:能清楚显示X线平片所显示的骨肿瘤各种特征,还能显示隐蔽部位的较小骨瘤。 MRI:致密骨瘤T1、T2均呈低/无信号征,与邻近骨皮质信号一致,与正常骨间无间隙,软组织正常。 鉴别诊断:骨岛、骨膜下血肿、骨软骨瘤,骨旁骨瘤或骨肉瘤。 颅骨骨膜下血肿钙化 (一)骨样骨瘤(良性)osteoid osteoma 临床:好发青少年,胫骨、股骨等长骨,病程缓慢,症状患者疼痛,夜痛加剧,服水杨酸类药止痛有效。 X线:多位长骨骨干骨皮质或干骺端松质骨内 骨皮质型——瘤巢位于骨干的皮质内,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和骨膜反应明显广泛。瘤巢呈略低密度影。 骨膜下型——瘤巢所在部位骨皮质可出现凹陷,肿瘤将骨膜掀起形成数量不等的骨膜新生骨,邻近骨皮质硬化。 松质骨型——瘤巢位于钙化骨内,瘤周轻度骨硬化带,多见短骨指趾骨无骨硬化。 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 CT:轴位骨窗可显示瘤巢确切位置及有无钙化或骨化 MRI:未钙化部位瘤巢T1低等、T2高信号 钙化部位瘤巢T1低、T2低 增强MRI扫描,巢瘤明显强化 瘤周骨髓、软组织充血水肿,长T1低,长T2高可有轻度强化。 鉴别:疲劳骨折、慢性骨脓肿 (二)骨母细胞瘤(成骨细胞瘤)(良、恶)osteoblastoma 临床:良性,少部分恶性或恶变。好分青少年,局部疼痛,服水杨酸类药不缓解。 病理:骨母细胞增生,形成骨样组织和编织骨。 X线表现:好发部位为脊椎和长管状骨,膨胀性骨破坏,边缘清楚,可有少量骨膜反应,斑点状、条状钙化,病进展为广泛钙化或骨化。 (四)骨肉瘤osteosarcoma 临床:好发青少年10-20岁男性多见,为长骨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肱骨上端、疼痛肿胀,运动障碍,静脉扩张,进展快。 病理:切面呈多彩性,骨样组织、骨质、软骨、纤维组织。 转移:血行转移多,肺转移、骨转移;淋巴转移;跳跃转移。 骨肉瘤基本X线表现 骨质破坏 肿瘤骨 软组织肿块 骨膜增生 X线:影像通常分为三型: 成骨型——以增生为主,肿瘤骨形成,呈致密象牙质状、斑块状或针状瘤骨呈垂直或辐射状。恶性程度轻。 溶骨型——以溶骨性破坏为主,软组织块内可见少量肿瘤成骨呈云絮状或放射状骨针,骨膜增生于瘤缘呈三角形,称Codman三角。常合并病理性骨折。 混合型——即成骨型和溶骨型综合X线征象并存。 溶骨型骨肉瘤 溶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成骨型骨肉瘤 骨肉瘤肺转移 混合型骨肉瘤 CT:发现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较平片敏感。增强扫描非骨化的瘤体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作用。 MRI:T1瘤体为不均匀低信号影,T2为不均匀高信号影。病变范围显示清楚。 特殊类型的骨肉瘤 多发性硬化型骨肉瘤(骨肉瘤病) 骨旁骨肉瘤 鉴别:1、化脓性骨髓炎:(1)骨髓炎的骨破坏、增生、骨膜反应从早期到晚期变化有规律,(2)骨髓炎骨破坏、增生同时进行,(3)骨髓炎早期,周软组织肿胀广泛,(4)动态观察骨肉瘤呈进展性改变。 2、与溶骨性病变鉴别:(1)骨巨细胞瘤(2)骨纤维肉瘤(3)溶骨性转移瘤。 三、成软骨性肿瘤 (一)骨软骨瘤(外生骨疣)(良性) osteochondroma 临床:好发青少年10-25岁左右,好发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最常见,早期无症状,瘤体较大时可触及硬结、压痛等症状。 分类:单发性——常见,较易恶变(至成年后再生长增大、软骨帽增大示恶变)。 多发性——少见,有遗传性,可有肢体畸形。 病理:骨性基底、软骨冒、纤维包膜。 X线:长骨干骺端(切线位)骨样瘤体向骨干(母体骨)方向(背离关节方向)生长,瘤骨骨皮质、骨小梁与干骺端连续,可呈广基底或窄颈状,顶端见软骨帽钙化或骨化(X线平片常不易显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