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分娩研究报告.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分娩 胎儿生长发育成熟,母体将胎儿及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体外,这个生理过程称为分娩。 第一节 分娩预兆 随着胎儿的发育和分娩期的临近,母畜的精神状态、全身状况、生殖器官及骨盆部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排出胎儿和哺乳仔畜的需要,这些变化称为分娩预兆。 一、乳房的变化 膨胀增大,产前可挤出清亮液体或初乳。 牛:经产牛产前10天 猪: 产前1天 犬:乳腺通常含有乳汁,有时可挤出白色乳 汁。 二、软产道的变化 子宫颈变软,产道有黏液流出。 三、骨盆韧带的变化 临近分娩变得松软,荐坐、荐髂韧带也变 软,荐骨后端活动性变大。 四、精神状态的变化 一般出现精神抑郁或徘徊不安等,有离群 和找安静地方分娩的习性,产前食欲不振,排泄量少而次数增多。 第二节 分娩启动 掌握: 一般认为,分娩的发生不是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的,而是由内分泌、机械性、神经性及免疫等多种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彼此协调促成的。 第三节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一、娩出力 又称产力,将胎儿从子宫中排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可以分为阵缩和努责两种力。 1.阵缩 是指子宫肌的收缩,由于子宫肌收缩具阵发性,故称“阵缩”,又称阵痛。是分娩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占90%左右。 阵发性原因:由于催产素、乙酰胆碱对子宫肌的收缩时强时弱所致。 生理意义:子宫血管所受的压迫时紧时松,以保证胎儿在娩出前不致窒息,保证血流、氧的供应充足。 特点: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是一阵阵有节律的收缩: 分娩开始不久:收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收缩每15分钟1次,每次持续15-30秒; 胎儿排出期:收缩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收缩每15分钟7次,每次持续13秒; 胎衣排出期:收缩时间、间歇时间均长,收缩每半小时8-10次,每次持续8-100秒。 每次间歇时,虽然子宫肌暂停,但不弛缓,因为肌纤维除了缩短外,还发生皱缩,因此,每经一次收缩,均使子宫壁加厚一点,体积缩小一点。 2.努责 腹肌和膈肌的收缩,配合阵缩。一般只出现在胎儿娩出期。努责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有人作过测定,阵缩和努责共同的作用力对子宫的压力相当强大,2-3kg/cm2,子宫颈处总压力可达70-80kg。 3.娩出力的分配 在分娩第一期(开口期)――只有阵缩,无努责。 对单胎动物来说,收缩是在孕角尖端开始; 对多胎动物来说,收缩为分节收缩,首先由靠近子宫颈部分开始,其它部分仍呈安静状态。 第二期(娩出期)――阵缩、努责密切配 合; 第三期(胎衣排出期)――努责停止,阵 缩继续,数小时后,收缩次数及持续时间才减少。 二、产道 为胎儿排出的通路,包括软、硬产道两大部分。 1.软产道 是指由子宫颈、阴道、前庭及阴门这些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子宫颈:分娩时,能逐渐扩大,但括约肌发达,扩张性较差,尤其在牛,完全扩张后,仍留有一环。 子宫颈的松弛,主要由于体内雌二醇水平达到最高时,PG对子宫颈的变软,也起重要作用。 2.硬产道 即骨盆,由荐椎、前三个尾椎、髋骨(骼、耻、坐骨)、荐坐韧带组成,骨盆可以分为四个理论参数----入口、出口、骨盆腔内径和倾斜度数。 三、胎儿与产道的关系 指胎儿在子宫内或产道的状况。 (一)胎向 即胎儿的方向:胎儿的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纵向: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纵轴相互平行; 正生――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反――胎头前置 倒生――胎儿方向与母体方向相同――胎尾前置。 2.横向: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呈水平垂直,即横卧于子宫内: 背部前置横向――背横向 腹部前置横向――腹横向 身体的一侧朝向产道――侧横向 3.竖向:胎儿的纵轴向上,与母体纵轴呈上下交叉垂直: 胎头朝下――背竖向、腹竖向 胎头朝上――===、=== (二)胎位 胎儿的位置: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 1.上位:背荐位,胎儿伏卧于子宫内,背部在上; 2.下位:背耻位,胎儿仰卧于子宫内,背部在下; 3.侧位:背骼位,胎儿侧卧于子宫内,背部朝向一侧。 (三)胎势 胎儿在分娩时的姿势,是伸直的,还是屈曲的。 (四)正常分娩时的胎位、胎向、胎势 1.胎向――纵向:正生,占大多数;倒生。 2.胎位――上位 侧位:看侧转程度,一般小于90度,可以通过子宫收缩时的矫正及进入产道时的位置改变,转为上位。大于90度,则难于矫正。 3.胎势:正生――两前肢伸直,头置于两前肢上。 倒生――两后肢伸直,先进入产道。 即各个关节是伸展的,而不是屈曲。(只要有一个关节屈曲,就视为异常)。 四、胎儿各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