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十六章重点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横向施工缝构造(尺寸单位:mm) a)设传力杆平缝型;b)设拉杆企口缝型 横向缩缝构造(尺寸单位:mm) a)设传力杆假缝型;b)不设传力杆假缝型 四、混凝土面板配筋设计 1.钢筋混凝土面层板配筋设计 钢筋混凝土面层板的钢筋配筋量按式(16-58)计算确定。 纵向和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或相近的直径,钢筋的最小值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 16-32的规定。钢筋的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的2倍。 钢筋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1/3~1/2厚度范围内;(2)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应错开,搭接端的连线与纵向钢筋夹角应小于60o;(3)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100~150mm。 2.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板配筋设计 纵向配筋率按允许的裂缝间距(1.0~2.5m)、缝隙宽度(1mm)和钢筋屈服强度确定,通常取配筋率为0.6%~0.8%,最小配筋率对冰冻地区为0.7%,一般地区为0.6%。 (1)横向裂缝平均间距计算 (2)裂缝间隙宽度计算 (3)钢筋应力计算 (4)纵向配筋率确定 纵向配筋率必须能同时满足裂缝间距、缝隙宽度和钢筋屈服强度三项要求,可按以下步骤确定: ① 初拟配筋率ρ,按式(16-59)计算钢筋刚度奉献率φ和温缩应力系数λc,查图16-16得出b,代回式(16-59a)计算裂缝间距Ld。看Ld是否满足1.0m Ld 2.5m。若不符合,调整φ值再算Ld,至符合要求。 ② 由φ值和b值,通过图16-17得到裂缝宽度系数λb,按式(16-60)计算裂缝缝隙宽度bj,当bj≤1mm,满足要求,否则增加φ值,重复上述计算至符合要求。 ③ 由φ值和b值查图16-18得钢筋温度应力系数λst,按式(16-61)计算纵向钢筋拉应力σs,σs≤fsr,即小于钢筋屈服极限,则符合要求,若不满足,则增大φ值重复上述计算至符合要求。 三项要求均满足,ρ就是设计的配筋率。在满足纵向钢筋间距要求的条件下,应选择直径较小的钢筋,一般选用直径12~20mm的螺纹钢筋。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钢筋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l)纵向钢筋设在面层板表面下1/2~1/3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之下; (2)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50mm,不小于100mm或集料最大粒径的2.5倍; (3)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大于800mm; (4)纵向钢筋的焊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0倍(单面焊)或5倍(双面焊)钢筋直径、焊接位置应错开,各焊接端连线与纵向钢筋的夹角应小子60o; (5)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100~150mm。 五、加铺层结构设计 一、旧混凝土路面调查与评定 ㈠ 一般规定: ⒈在进行旧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之前,应调查下列内容: ⑴公路修建和养护技术资料:路面结构和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及养护历史等; ⑵路面损坏状况:损坏类型、轻重程度、范围及修补措施等; ⑶路面结构强度:路表弯沉、接缝荷能力、板底脱空状况、面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 ⑷已承受的交通荷载及预计的交通需求:交通量、轴载组成及增长率等; ⑸环境条件:沿线气候条件、地下水位以及路基和路面的排水状况等。 ⒉加铺层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旧混凝土路面的状况,选用分离式或结合式水泥混凝土 加铺结构,或沥青混凝土加铺结构,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⒊地表或地下排水不良路段,应采取措施改善或增设地表或地下排水设施;旧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不良路段,应增设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⒋加铺层设计应包括施工期间维持通车的设计方案。 ⒌旧混凝土面层损坏状况等级为差时,宜将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00mm的小块,用做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并应按新建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类型进行设计。 ㈡路面损坏状况调查评定 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采用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两项指标评定。断板率的调查和计算可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的规定进行;错台调查可采用错台仪或其它方法量测接缝两侧板边的高程差,量测点的位置在错台严重车道右侧边缘内300mm处,以调查路段内各条接缝高程差的平均值表示该路段的平均错台量。 路面损坏状况分为4个等级,各个等级的断板率和平均错台量的分级标准见表。 ㈢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调查评定 旧混凝土路面板的接缝传荷能力和板底脱空状况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梁式弯沉仪进行调查和评定。 以接缝传荷系数来衡量接缝的传荷能力:以标准轴载一侧轮重(50kN)施加于接缝一侧的面板边缘,接缝两侧边缘弯沉之比值称为接缝传荷系数。 旧混凝土路面的传荷能力按传荷系数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评定板底脱空可用弯沉仪在板角隅处进行多级荷载加载测定相应的弯沉值进行评判,同时综合考虑唧泥、错台等病害的严重程度和传荷能力的分级进行综合评判。板底脱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