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护理查房摘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在的护理问题一 问题:再出血 相关因素:未处理的动脉瘤出血和已处理的动脉瘤 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 2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潜在的护理问题二 问题:内环境紊乱 相关因素:脱水药物的使用,脑部损伤 措施:及时检测、及时补充、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潜在的护理问题三 问题:有皮肤受损危险 相关因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低蛋白水肿 措施:垫海绵,预防性使用保护贴,增加翻身枕头,做到五勤 潜在护理问题四 问题: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相关因素: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肢体功能锻炼 措施:1全方位关节被动活动, 2神志清醒后指导病人自己活动, 3培训家属长期坚持 提问1 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和人群? 答:后交通和前交通动脉 好发人群:为40岁-60岁女性 提问2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答:保守治疗 开颅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提问3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 答:1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动脉导管鞘拔出后伸髋静卧,砂袋或盐袋压迫动脉穿刺点6-8小时,右下肢制动12小时。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变化,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双下肢皮温和颜色,观察有无神经功能障碍。 3治疗及用药护理:脱水药快速滴入,防止渗漏,抗血管痉挛药如尼莫地平要避光使用,抗凝血药要定期查凝血常规,降压药不能随便停。 4基础护理:6小时后半流饮食,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练习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皮肤会阴等护理。 提问4 三高治疗是什么? 答:维持高血压、高血容量、高血液稀释 血压控制在140-160/80-90mmHg CVP控制在8-12cmH20 每日静脉输液量3000-4000ml 提问5 尼莫地平的作用原理,不良反应和主要事项? 答: 作用原理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离子进入细胞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 不良反应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不适等;心血管系统:血压下降,尤其是基础血压增高者,心律加快心动过缓心电图异常等;血液系统:极个别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贫血,血肿,深静脉血栓;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喘息;局部反应:静脉炎,未经稀释的尼莫地平注射液采用外周血管输注。 注意事项脑水肿和颅内压明显升高时慎用。低血压患者收缩压低于毫米汞柱需慎用;从包装箱中取出尼莫地平后因保存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度以下的环境;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尼莫地平注射液;避光使用;与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速尿等合用可能引起肾功能减退。 提问6 动脉瘤破裂的预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1、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病房的安静,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和探视时间,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静剂. 2、保持情绪的稳定,尽量避免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刺激.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润肠剂和缓泻剂,禁止灌肠。 4、控制好病人的血压,一般是140-160/80-90mmhg左右. 5、防止脑血管痉挛,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该药的输注速度.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提问7 动脉瘤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动脉瘤再破裂 2、脑血管痉挛 3、脑梗塞形成 4.穿刺部位血肿 5、迟发性过敏反应 6、脑积水 7、下肢血栓 提问8 腰大池引流管术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平卧或侧卧位, (床头抬高15?°~30?°),便于脑脊液引流。 2引流液的观察 每日量约500?ml,每日引流量以400~500?ml为宜, 3引流管的护理 须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保持引流通畅。 4预防感染 注意引流袋及引流管各个接头处引流袋悬挂高度应低于脑脊液平面10?cm左右,防止引流液逆流。 5??皮肤护理 为避免发生褥疮,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6??生活护理 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7 及时拔管 一般置管时间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 提问9 肠内营养的护理主要事项? 答:1、选择恰当:正确估算患者营养需要量,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设备、喂养途径及给予方式。 2、细心观察:滴注时要注意胃肠管道是否通畅,是否有胃潴留;可通过每4h抽吸胃内残余量来判断,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防止反流而误吸。 3、适当体位:胃内喂养应采取半坐位或床头抬高 30 °仰卧位以防反流或误吸, 输注结束后应维持此体位 30min。 4、管道通畅:每次管饲结束后,均需用温开水冲洗管道,如泵入较长的患者可每4h注入少量温水50ml/次。 .5、温度适宜:营养液温度为 37 ~ 42 ℃,以接近体温为宜。 6、注意速度: 输注速度从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