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资源探析.pdf
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
政治文化资源探析
刘慧娟
(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西安710061)
【摘要】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契合于现代协商民主的思想因子。传统优秀政治文化为中国形态协商
民主建设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近代政治文化为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建设移植了丰富的精神资源,现当代政治文化
为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资源。发掘契合于现代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资源,对推进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I关键词】中国:协商民主:敢治文化;理论资源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9-0033-03
20世纪末期兴起的协商民主,弥补了传统选举民主的缺 就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
陷,逐渐成为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热点。但是,我国 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西周末年至战国时期思想史上
有许多学者认为,协商民主理论是由西方首先提出来的, 出现的所谓“和同之辨”就开始关注“众多不同事物和谐
只适合于西方,而不适合于中国,因为在中国缺乏实行协 与整合”,也即“和”的思想。西周晚期,史伯提出。夫和实
商民主的政治文化基础。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 生物,同则不继”,刚认为。和”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根据,
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契合于现代中国形态协商民 把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能产生新的事物,而把相同的东西
主的思想因子。“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条件、承担的历史 结合在一起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最先明确地区分了“和”
责任和基本政治理念,共同决定了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程 与。同”。
序选择必须以协商为价值偏好”。【”而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和”不仅是和谐,而且是一种正确的看待冲突矛盾的
实践中,协商民主早已是一种实际存在。在新世纪中国政 态度,冲突只有运用“和”思维通过互相对话、谈判,以
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之中,发掘契合于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政 及互谅互让来化解,非此即彼的对立斗争只能使冲突尖锐
治文化资源,支撑起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茁壮成长。对推进 化,矛盾更难消融。尽管儒家的“和”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度基础之上。而不是如现代协商民主所主张的以明确承认
一、传统优秀政治文化为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建设保留 主体间的平等为前提,但是,儒家“和”“合”文化对利
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益主体多元共存与发展的强调,与现代民主政治主张的兼
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崇尚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倡导 容并蓄、共存发展、平等开放、对话交流以及追求政体的
协商、协调等,认可多元化与多样性,接纳多元共存与发 清正、政治的澄明、民生的康乐等基本精神甚为契合。因
展,这些思想既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有所契合,又为 此,以。和”。合”为依归的传统优秀政治文化为中国形
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态协商民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
1.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 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的民
。合”思想,体现在政治价值观念上是重和谐,贵合一,和 本政治文化,强调君主是人民的父母,尚书·洪范所谓
为贵。“和”是政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国泰民安的基 “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主”,其职责是推行“仁政”,爱
本表征。 “和”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范畴,指不同事物 民如子,养民、保民和教民,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
的统一、和谐,不同事物或不同因素的结合。“和”含有合 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渺孔子也说过, “己所不欲,
乎节度的意思,强调构成“和”的各种因素必须保持一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元”汇率震荡的中国视点.pdf
- 两“智”提挈《烛之武退秦师》.pdf
- 两“玉”出场巧安排——《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艺术.pdf
- 两个三维柔性功能化双苯并咪唑金属N-杂环卡宾的合成和结构.pdf
- 两个前向安全代理盲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pdf
- 两个数论函数的混合均值.pdf
- 两个男人购物的奇观.pdf
- 两个系统参数对地热热泵循环的影响.pdf
- 两个蚂蚱一根线一对刚体硬抗硬——浅谈相互作用中的速度关系.pdf
- 两则教学故事引发的思考.pdf
- 中国心理学研究概况分析——基于CSSCI分析.pdf
- 中国性别失衡与Sexuality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与框架.pdf
- 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政策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述.pdf
- 中国性别失衡问题的社会管理整体性治理框架.pdf
- 中国性别考古学的开篇之作——评《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pdf
- 中国成人高血压年龄别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pdf
- 中国手语手势词识别的一种快速方法.pdf
- 中国数字科技馆葫芦岛“科普特教行”关爱特殊群体.pdf
- 中国文人对侠文化解读.pdf
-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问题与反思--以《师傅越来越幽默》葛浩文英译本为范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