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pdf

语言科学 2009年9月 1671—9484CN ISSN 32—1687/G 第8卷第5期(总第42期)554—560 《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 周阿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上海200234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41 提要在认真对照拓片、研读录文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词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校读了《全唐文 补编》所收录的五代墓志录文,发现其五代墓志录文在校勘方面存在诸多可商榷之处,兹择其要者,敷衍成文, 以期有助于墓志等占籍的研究和整理。 关键词《全唐文补编》五代墓志校勘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09)05一0554一07 1引言 陈尚君先生辑校的《全唐文补编》首次对传世典籍和新见文献中的唐五代文章作了全面清理和校 订,采辑范围遍及四部群书、敦煌遗书、石刻文献、海外汉籍、佛道两藏等方面。除此之外,该书还搜辑清 董诰《全唐文》和陆心源《唐文拾遗》、《唐文续拾》以外的唐五代单篇文章约7000篇,涉及作家2600多 人,全书近400万字,涉及内容极其丰富,为唐五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新资料。 《全唐文补编》与《全唐文》配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唐五代各体文章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是国家古籍规 划“十五”重点项目,全书历经十八年方才完成,可以说是对二十世纪新发现唐代文献的一次比较全面的 清理,涉及领域包括唐代研究的各个方面,这部巨著的出版已经在海内外研究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唐五代新出土文献数量极其丰富,形成了海内外唐代文史研究的全新局面。《全唐文补 编》对出土墓志给予了高度关注,共收录以墓志为主的唐代文章约5500篇,其中五代墓志83篇,这些五 代墓志的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五代文献资料研究的不足。据笔者初步统计,国内的五代墓志应该 在250方左右。[1]目前,学界对五代墓志还缺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在研渎《全唐文补编》所收五代墓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其对传统文字、音韵、训诂学措意不够, 因此,其中墓志录文在文字校勘方面存在着不少可商榷之处。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五代墓志,使之更 加完美准确、更加具有使用价值,我们利用《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千唐志斋藏志》、《洛阳出土历代墓志 Et [收稿日期]2009年2月26[定稿日期]2009年7月24日 ’本论文曾在第三届汉语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成都)上宣读,张涌泉、 徐时仪、毛远明、武建宁等先生曾提出宝贵意见,写作过程中得到董忐翘先生悉心指导。发表时又蒙《语言科学》编辑部 及匿名审稿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谨此一并深致谢忱。 [1]此前,我在《五代墓志校点举误》一文中曾认为五代墓志的数量在200方左右,随着考古的发现,可能还会 有更多的五代墓志出现。拙文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554 万方数据 周阿根《全唐文补编》文字校勘举隅 辑绳》等拓片资料,有的甚至目验原石,对《全唐文补编》所收五代墓志录文进行审读,发现其在文字校勘 等方面的疏漏和错误几百条,兹依原书页码顺序,择其要者20条,以求教于陈尚君先生及诸位方家。 2错讹不词例 1)唐天成二年《任元页墓志》[2]:“遇太守夏公典收当郡,以府君清白立誉,奏授郑州都粮料使、检 校工部尚书。”(P1203)[3] “典收”不词,复审原拓,“收”实作趱。当为“牧”字,墓志中“收”俗写作涵.两者区别很明显。“典牧” 谓主管一方政事也,历代文献习见。例如《东观汉记·郭丹传》:“郭丹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不增。”南 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彼豪门著姓,典牧方州。”《唐代墓志汇编·唐故正议大夫使持 节相州诸军事守相州刺史上柱国河南贺兰公墓志铭并序》:“导礼乐兮操自持,韫丰璋兮逢圣期,出入台 省兮增懋益,典牧州郡兮多异绩,宜参乎弼谐,光是典册。”(P1244)“收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