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 多频正弦稳态电路
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 11-1 基本概念 11-2 再论阻抗和导纳 11-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11-4 正弦稳态的叠加 11-5 平均功率的叠加 11-6 RLC电路的谐振 本章(次课)教学要求 1、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特性; 2、进一步理解阻抗与导纳的概念; 3、理解正弦稳态网络函数的概念; 4、掌握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 ; 5、掌握平均功率的叠加。 6、掌握电路谐振的概念,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 §11.1 基本概念 §11.1 基本概念(续) 3、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4、典型波形的傅里叶级数 P112 §11.2 再论阻抗与导纳 1、阻抗与导纳的计算 1、阻抗与导纳的计算(续) 2、阻抗的频率特性 §11.3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定义 RC低通网络 见P119例10-3 RC高通网络 见P121练习题10-1 其它的低通和高通网络 §11-4 正弦稳态响应的叠加 11.4.1 正弦稳态叠加原理 举例 11.4.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方法:正弦稳态叠加 将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令各频率分量单独作用,应用叠加定理求解。 §11.5 平均功率的叠加 11.5.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例 11.5.2 平均功率的叠加 P131 例1 例2 例2(续)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功率 例 3 §11.6 RLC电路的谐振 11.6.1 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的特点 Z最小,I 最大 Z=R,I0=U/R 若R=0,即相当于短路。 ??0容性;??0感性。 Q 值与电压 Q 值的定义: 串联谐振的利与弊 无线电技术中,利用电压谐振选择信号(如收音机、电视机) 电力系统中,避免谐振的产生,防止造成设备的损坏。 Q 值与通频带 11.6.2 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电路 并联谐振的特点 Y最小,Z最大 Z=R=1/G,I0=UG 若G=0,即相当于开路。 ??0 感性;??0 容性。 Q 值与通频带 Q 值的定义: 线圈(实际电感)与电容并联谐振 谐振频率 Q 值定义 例 1 课外作业 称为品质因数 Q 值与电压的关系 即 UL = UC = QU,所以,串联谐振也称为电压谐振。 RLC串联网络 称为通频带 令: 即: 因为?为正,故: 通频带: Q与BW成反比。 谐振频率 谐振时 B=0 谐振频率为 电路呈阻性 相量图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可能有:I L= I CU 称为品质因数 Q 值与电流的关系 即 IL = IC = QI,所以,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Q 值与通频带 同理可推得: 谐振时 B=0,即: 解得: 当 相量图 构成电流三角形; R 越小,越有:I L?IC 谐振时的阻抗 谐振时 B=0,即: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电源频率?由零逐渐增加时,则该电路是_____。 (A) 先串谐后并谐; (B) 先并谐后串谐; (C) 同时达两种谐振。 B 重点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正弦稳态的叠加原理及应用; 谐振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难点 非正弦周期信号,功率叠加 1、 相量法的应用前提 2、多个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电路分析方法 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的稳态线性电路。 先用相量法求各频率信号单独激励的正弦稳态响应,再用叠加原理求总的稳态响应。 直流分量 谐波分量 ?为基波或一次谐波; k ?为 k 次谐波。 傅里叶级数的系数 a0、ak、bk可用积分公式计算。(见《高等数学》) 当函数为偶函数(纵轴对称)时,有 bk=0 当函数为奇函数(原点对称)时,有 ak=0 当函数为镜对称函数时,有 a2k= b2k =0,即只有奇次波。 (1)矩形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f(t) A -A 0 π 2π ωt t T/2 T (2)三角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f(t) A -A 0 t T/2 T (3)锯齿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f(t) A 0 2 T t T (4)整流全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 f(t) A 0 T/2 t T RL串联电路 RL并联电路 导纳 例10-1 P115 幅频特性:阻抗的模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RC并联电路阻抗 的频率特性 相频特性:阻抗的幅角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例10-2 P117 频率特性: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也称频率响应。 RC并联电路阻抗的频率特性曲线 P117图10-5 对于如图网络 称为幅频特性 称为相频特性 频率响应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截止频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 4G的共性技术之一..ppt
- 第六章 伪噪声序列理论和应用.ppt
-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ppt
- 第六章 函数误差与误差合成.ppt
- 第六章 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ppt
-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ppt
- 第六章 投资布局(投资学).ppt
- 第六章 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
- 第六章 CVD技术简介.ppt
- 第六章 MOSFET.ppt
- 人教版5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2 Period 1.doc
- 社会服务行业深度报告:复盘日本入境游黄金十年,看China Travel下的投资机会.docx
- 人教版5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3 Period 1.doc
- 人教版5年级英语上册教案Recycle 1 Period 1.doc
- 婚礼主持词参考.doc
- 人教版5年级英语上册教案Recycle 1 Period 2.doc
- 人教版4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4 Period 6.doc
- 人教版4年级英语上册教案Recycle 1 Period 1.doc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4章 生命之源——水1 我们的水资源.doc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5章 燃料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