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螺纹管微生物监测及其消毒方法的探讨.pdfVIP

高压氧舱螺纹管微生物监测及其消毒方法的探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6,高压氧舱螺纹管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的探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51X}12)傅元珍 学监测并探讨了有效消毒方法。消毒前后各采样46份,合格数分别为32份、46份,合格率分别为 69.5%、100%。现将探讨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螺纹管23套、“8·4”消毒液,盛有5ml洗脱液试管92支。 1.2使用对象:气管切开病人、脑外伤术后昏迷、脊髓损伤、心脑复苏后、暴发性耳聋、CO中毒 等。 1.3消毒方法:螺纹管“Y,型管每次治疗毕以1:500“8·4”消毒液擦拭。每周将使用的螺纹管取 下,自来水冲洗后,浸泡在1:200“8·4”消毒液中30分钟(消毒量以淹浸螺纹管为准),再用自来水冲 净,悬挂凉干备用。 1.4标本采集:按气管切开病人、生活能自理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病人使用前后分别用无菌棉球 菌测室。 时观察结果,计算每cm2的菌落数。 2结果 2.1螺纹管“Y”型管采样结果:(见表1)。 表1螺纹管消毒前后采样结果对照 螺纹管“Y”型管消毒前后菌落数监测结果详见表2。 ‘ 3讨论 3.1从表2螺纹管使用对象皮次数证明.长期卧床病人使用1次的染菌程度高于生活自理病人使 用5次的,分析其原因,长期卧床病人洗手不勤,手带菌多。由此可见,病人进舱前洗净手是有必要 的,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3.2从螺纹管“Y”型管内外面消毒前染菌情况看,内面染菌率低于外面染菌率。分析其原因: (1)绝大多数病人无呼吸道感染病灶;(2)可能与氧的纯度和氧的流速有关。在高压氧环境下吸人的纯 能抑制c+细菌和G’细菌;高压氧流速对吸氧管道有冲刷作用,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滞留及生长繁殖。 表2螺纹管消毒前后菌落数监测结果 注: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涮正常值为≤10efu/a一 3.3螺纹管使用时间长短,染菌程度也有明显差别。监测中发现使用1—5次染菌虽有时超过正常 范围,但为微球菌数。而连续使用20次时.出现无法计数的G+芽胞杆菌。分析其原因,长期使用后呼 吸造成螺纹管腔潮湿,而管腔小、长,阴暗潮湿又是G+芽胞杆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场所。实践证明, 每周严格消毒一次,才能防止或减少医院氧舱感染率。 3.4从表2统计结果看,消毒前染菌率明显高于消毒后,并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而染菌程度越严重。 因此,使用后的螺纹管必须定期消毒处理。 357.高低压氧舱内空气消毒效果检测的比较 民航总医院(100025)张冬云李美林 所谓高低压氧治疗法,就是患者在高于或低于常压(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吸纯氧的治疗方法。高 压低舱是一种特殊的密闭压力容器,每次治疗时间长(约2小时左右),易造成交叉感染。氧舱密闭性 强,只有门而无窗,虽然其本身具有通风换气系统,但仍较正常环境浓度偏高,且工作时舱内温度高, 湿度大,适宜细菌生长、繁殖。多人舱内有很多人同时治疗,病种较多,他们的吸、排氧管道相通,容 易发生交叉感染。为了预防高低压舱内医源性感染,舱内空气消毒是最重要的一环。从2000年2月至 2001年1月,我科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法及DQV一100电动气溶胶喷雾消毒法进行比较,共计空气培 养24次,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空气培养12次,DOP一100电动气溶胶喷雾机喷雾消毒空气培养12次。 传统而普遍的空气消毒法一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微生物被照射时,体内的核酸、蛋白 质、酶的结构发生变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而死亡。但紫我线的要求很高,只在波长240~ 280rim之间杀菌能力最强,且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紫外线对人眼有害,近距离直视30秒即可引起紫 外线光眼炎。紫外线对皮肤有损害,照射后可引起皮肤红斑。紫外线在空气中产生臭氧,对人体有毒, 轻则呼吸加快、变浅、胸闷,重则脉快、疲乏、头痛.持续停留1小时以上可发生肺水肿。速效杀菌片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