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和对策(摘要).doc

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和对策(摘要).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和对策(摘要).doc

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和对策(摘要) 重庆市开县老年报道组 崔世用 当前,农村养老的出现随着社会负担及保障压力的加大,老年人的生活出现了“六多六少”的现象: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获得社会保障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少;日常照料依靠子女多,社会提供帮助少;文盲半文盲多,受教育年限少;丧偶多,身边子女少;女性多,男性少。由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农村90%的青壮年农民涌向城市,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比例不断上升,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很多农村老人,特别是步入高龄的老人由此而失去生活保障。农村的养老、医疗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随之增大,晚景堪忧。 因此,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农村老年人又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已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养老照护服务带来严峻挑战。为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实现,应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政府是主导”,民政部部长窦玉柿近日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应以“积极应对”的姿态,加快探索“政府出钱,社会出力”的养老模式,以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以确保他们晚年的生活幸福。 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和对策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益寿园等统称养老机构),只有公办、民办一起上,实行两条腿走路,才能加快养老机构的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在当前农村养老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难在怎样既保证老人生活舒服,在精神自由又能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而中国农村的婆媳关系是一道传统难题,现代社会的新老“代沟”又是难以抚平的伤痕。笔者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整体转型,提速发展”的战略部署,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进程,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问题,围绕农村“三无”老人食宿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就目前重庆开县40个乡、镇、村、社总人口164万,其中60岁及以上就有24.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4.5%。其中农村老人已超过70%。面临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占56%。农村老人中60-70岁的5.4万人,70-80岁的3.6万人,80-90岁的9800人,90-99岁1300人,100岁以上的老人现有15人。笔者通过对全县江、东、浦三大片区的走访,先后深入和谦、天和、长沙、九龙山等15个乡镇,通过现场采访、座谈、讲座、调查、问卷等活动形式走访了246名农村老人,有166人是同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占老人中的67.4%,从他们的生活状况堪忧,如和谦镇文圣村二社76岁的杨先富同72岁的手脚残疾的张先芝是夫妻关系,有3个子女,每个子女每月只给50元赡养费,再婚的大儿媳在去年还不愿意缴纳,对440元的有线电视安装费子女也不愿给,至今两老仍无电视看。金山村67岁的张大菊老人因其子女不尽其孝道而上吊自杀。汉丰中吉村74岁的袁世琼,丈夫在2005年去世,因农村移民搬迁,2008年由政府补偿14万元,被其两个儿子强行要走,一楼一底的住房享有,导致老人至今无房居住的困难,每月靠农村低保40元和捡垃圾为生。天和乡安静村1社年过7旬的姚大香老人,其儿子张纯良在西街中学任教,在可供养的条件下,竟然向政府提出享受农村低保申请,导致两代人不太乐意与,与子女同居生活呈现出增长趋势。 一、正视农村养老问题严重的现象。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目前全国60%以上老年人生活在农村。随着农民工子女向城市流动的深入,农民工子女迁移至城市从事经商或工作,但老人仍留在农村。二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进度快,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因住房、交通条件改善,考虑子女读书、结婚、成家都与父母分开居住,老人自然形成留在农村。三是因计生法规和独生子女受男婚女嫁习俗影响,子女因婚迁,导致老人独居留守在农村。四是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愈来愈突出,老人与子女、孙辈在饮食、爱好、生活习性、价值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避免产生矛盾,老人们自愿选择独立留守农村分居生活。五是公婆与媳妇关系缺少沟通联系,缺少共同生活的语言,家庭不和矛盾增多,导致老人独居留守。由于这些原因,在笔者走访的246名农村老人调查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为67.4%,大病住不起医院的尚达76%,农活85%是老年人自己干,家务活95%是自己做。 从上述农村养老问题的出现,不难看出,随着社会负担及保障压力的加大,老年人的生活出现“六多六少”的现象,经济供养依靠子女多,获得社会保障少;闲暇时间多,精神文化少;日常照料依靠子女多,社会提提供帮助少;文盲半文盲多,受教育年限少;丧偶多,身边子女少;女性多,男性少。随着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