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体观与康复治疗的多元化探索.pdfVIP

中医整体观与康复治疗的多元化探索.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天灸疗法的穴位选择 敷贴穴位的选择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并力求少而精。以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 主;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经会合之处,取之能振奋一身之阳气。如过敏性鼻炎,初伏选取大杼双、肺俞双、 脾俞双,中伏选取风门双、厥阴俞双、肾俞双,末伏选取大椎双、膏肓双、三焦俞双。 2.5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1)禁忌症:因“天灸”膏中加入麝香等芳香辛窜药,因此怀孕妇女忌贴敷,其他如肺结核、支气 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及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咯血等急、熟症患者也不宜用“天灸”疗 法。 (2)每年于初伏、中伏、末伏三天进行贴敷治疗,须连续治疗三年或以上。如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 按时来贴敷,可于初、中伏之间任意一天治疗,第二次,第三次均相隔7~10天,但疗效略有下降。 (3)贴敷时间约2~6小时,具体时间可因人而异,如果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疱等反应,可提前撕 除,对反应不明显的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小孩贴敷时间要缩短,约1~3小时。但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 的当晚尽量不要洗澡。 (4)如果被贴敷穴位部位出现皮肤溃疡、化脓,可用皮炎平软膏外涂以减轻皮肤不适感,保护创面,避 免抓破感染。并戒食易致化脓食物,如:虾蟹、生鸡、烧鸭、牛肉、烧鹅、花生、芋头等食物。 3.讨论和体会 冬病夏治是从《内经一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 方法。天灸疗法正是中医“治未病”、冬病夏治的最佳体现。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顺时 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可起到扶正固本,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 及改善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的作用。在夏季“三伏”日行天灸疗法,是中医结合运气学说 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药,药物易由 皮肤进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作用到达有关脏腑,借以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抗菌能力,旨在使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防冬春季发病。在冬病夏治理论的指导下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老年人慢性支气 管炎、虚寒性胃痛等“冬病”进行三伏天天灸,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驱散内伏之寒邪,从 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作。此外临床上天灸疗法还被延伸到吴茱萸敷贴涌泉治疗小儿流涎;威灵 仙敷贴身柱穴治疗百日咳,同样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我们认为天灸疗法值得在疗养院里面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淑惠.中药敷贴穴位防治哮喘疗效与免疫指标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1985,(5):32—33. and shu.Vesic—ulatinCantharidesExtractforPerennial JiaxiangTANJing Therapyof [3]TANGZhiming,CHEN All RhinitisandItsEffectonSerum nalof Traditionaland ergic TotalIgE[J].ChineseJour Integrated WesternMedicine,1996,2(i):45. [4]蔡丽娜,陈应龙,施能云.天灸法治疗哮喘病1330例临床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2,23(2):23-25. 中医整体观与康复治疗的多元化探索 广州市干部疗养院中医康复科(510530)杨奇浓招启萌 一、历史悠久的中医康复疗法 ·-322-- 中医康复方法,随着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包括在历代养生康复和临床各科医籍中“康复”一词首 见于明代龚延贤《百病回春?后序》所载“……旬日康复如初”。而康复医疗的思想、方法则产生于先秦。 春秋时代已有康复机构的记载,《管子?人国》记载:“凡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偏枯,不耐自坐 者上收而养之疾”。把残疾病人(包括心理残疾)收容起来,集中调养,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康复 医院”了。之后历代均有发展。隋唐时期,国家设置了康复专业人员,《新唐书?百农志》载“按摩博士一 人。按摩师四人,并以九品下。掌教导引之法深疾,损伤折跌专正之”。到了明代,社会康复专业普遍开展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