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02例临床分析.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中国临床医生2008年 第36卷 第lO期 (总756) ChineseJournalForClinicians , “_卜 ” ”_卜”’+ “ ” ” ” _卜”、 :论 著 与 经 验 交 流 j · ·+ ··+ ”+ 一+ 一十 ·-+ ··+ ”+ ··+ ·+· ·+· ”—一- 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 102例临床分析 李 抗 旱 (浙江省安吉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浙江 安吉313300)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102例病 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类患者均在手术后4—7天发病;产科发生率高于妇科;通过挤压切口, 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频谱仪照射,纱条外敷、引流、换药和进行 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 口愈合。结论 皮下组织异常和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对症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1089(2008)10—0036~02 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是妇产科医生经常遇到的问 切 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液体挤净, 题,处理不好,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会延长病 然后于切 口表面敷盖聚维酮碘(PVP—I)纱布,加压 人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甚至可产生医疗纠 包扎,并予切口频谱仪照射 30分钟,每天2次。B 纷。本院自2000年 1月至 2006年 12月共有 102 组:33例,占32.4%,在手术后第5、6天发现切 口有 例妇产科手术后病人发生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 ,现总 渗液,量中等,切 口部分愈合不 良,予以拆除部分缝 结如下。 线,并予切 口频谱仪照射30分钟,每天2次,内置雷 1 临床资料 佛奴尔纱条引流,每天换药2—3次,直至切 口愈合。 1.I 一般资料 本院2000年 1月至2006年 12月 c组 :12例,占11.8%,在手术后第6、7天才发现切 妇产科手术共 2357例,年龄 18~73岁,平均45.5 口有渗出液,量多,切 口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 岁,其中产科手术 1304例,妇科 1053例,产科手术 部游离,予以拆除全部缝线,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 后发生腹部切 口脂肪液化的患者 87例,发生率 敷,每天2次,至切 口肉芽组织新鲜后再进行 Ⅱ期缝 6.7%,妇科 l5例,发生率 1.4%。所有病人腹部切 合。三组病人均给予静脉输注或口服抗生素预防 口于手术后4~7天出现局部或全程皮下分离、空虚 感染。 和(或)波动感,内为黄色渗液,混有少许脂肪滴和 1.4 治疗效果 A组病人腹部切 口均于术后 7~ 坏死组织;切 口边缘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渗 10天愈合,无需进行 Ⅱ期缝合。B组病人均于术后 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颗粒,涂片镜检见有较多脂肪 10~l7天愈合,其 中有3例病人后因渗出液量增 滴,培养无细菌生长。 加,皮下游离组织增宽而进行 Ⅱ期缝合,但均分别于 1.2 临床诊断 ①腹部切 口不愈合 ,切 口边缘及皮 术后 13天、15天和 17天愈合。C组病人一般换药 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渗出液内可见漂浮的脂肪颗粒, 3—5天后进行 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 l4~2l 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②非细菌性炎症,连 天。三组病人腹部切 口未发生院内感染。 续3次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