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 PKa与pH 油/水分配系数 药物溶出速率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第三节 影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 一 解离度和脂溶性 1 pH-分配假说 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解离状况和油/水分配系数的假说 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主要为类脂体的双分子层 ,药物的分子型比离子型易于透过细胞膜,脂溶性大未解离型药物易于透过生物膜 大多数药物以被动转运进行吸收,因此,非解离型脂溶性的药物,吸收比较容易 弱酸性、弱碱性药物解离状态 由环境pH及药物pka决定, 可以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描述。 2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药物的分子型与离子型所占比例与环境pH和解离常数(Ka)有关 弱酸性药物:pKa – pH = lg(Cu/Ci) 弱碱性药物:pKa – pH = lg(Ci /Cu) · pKa = pH 时,Cu = Ci =50% · pH有一个单位的改变,二者的比例有10倍的变动 · 弱酸越酸,弱碱越碱,分子型比例增加 弱酸和弱碱性药物在胃和小肠吸收情况的例证: 例1:阿司匹林(pKa=3.5), 则:3.5-1.0= 2.5=㏒(Cu/Ci) Cu/Ci=100:1 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在胃中有较好的吸收 例2:弱碱性药物奎宁pKa = 8.4, 在胃中: 则:8.4-1.0= 7.4=㏒(Ci/Cu) Ci/Cu=2.5×107 :1 在小肠中:则:8.4-6.0= 2.4=㏒(Ci/Cu) Ci/Cu=250:1 3 油/水分配系数 Ko/w是指药物在有机溶媒中的溶解度与水中溶解度的比值,表示药物脂溶性大小。 Ko/w ↑,脂溶性↑,越易吸收 dC/dt=-DAK(Cs-C)/h (被动转运) Ko/w过大,则药物渗入生物膜脂质双分子层中,结合力强,不易向体循环转运。 二 溶出速度(Dissolution rate) 药物的吸收过程: 崩解、分散 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度很慢的药物,溶出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 几乎不溶或不溶解(0.1mg/ml) 极微溶解(1mg/ml) dC/dt=DS(Cs-C)/hdC/dt=kS(Cs-C) dC/dt表示药物的溶出速率S为溶出质点暴露于介质的表面积Cs为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出速率与s成正比K= D/h:溶出速率常数 dC/dt=kS(Cs-C) ⑴ 当药物的吸收为漏槽状态(sink state)时, Cs>>C,有: dC/dt=kSCs ⑵ ? 弱酸、弱碱的溶解度是pH的函数 弱酸: dC/dt=kSCo(1+Ka/ [H+]) ⑶ 弱碱: dC/dt=kSCo(1+[H+]/Ka) ⑷ 小结:①从⑵式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表面积可增加溶出速度;②从⑶、⑷式知,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度随pH增大而增大; 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度随pH增大而减小 。 2 影响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 1、表面积 2、扩散层的溶解度 3、多晶型 4、无定型 5、溶媒化物 6、制成盐 7、固体分散物 2 影响固体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 (2) 粒子大小 难溶或溶解缓慢的药物 ①粒径与表面积的关系:S=6W/Dd 药物颗粒的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 ②临界粒径(Critical Particle Size,CPS) ③ 减小粒径的方法: Ⅰ 微粉化法(研磨、机械粉碎、气流粉碎) Ⅱ 固体分散体(药物与载体制成的高度分散的体系) a 简单低共熔化合物 b 固态溶液 c 共沉淀物 药物与载体形成的非结晶性无定性物 微粉化技术: 颗粒长度在5um以下 ①以减少粒径的方法提高药物吸收只适用于难溶性药物 ②在胃肠道中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于该方法 ③不适用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④注意方程中所指的表面积是在溶出过程中固体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