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外历史纲要·上

何为文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依据何在?概念解析:文明:人类所创造的,是人类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考古学上的半段标准: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建筑、金属器具的使用、阶级、国家等。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文明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具体到社会发展史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何时进入到国家形态。——《中华文明探员工程成果集萃》

任务一: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录内容,并填写导学案并思考以下问题。1、新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何不同?2、新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存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依据课本P2/P3分布图)3、综上,中华文明起源有何特点?4、新旧石器时代社会组织方式有何变化?有何不同?5、中华文明是否产生?一、中华文明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中华文明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新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何不同?石器制作方式时间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旧新黄河仰韶大汶口长江河姆渡辽河红山黄河龙山长江良渚

分布广泛;大都分布于江河流域;逐渐向黄河长江流域集中。2、新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存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依据课本P2/P3分布图)一、中华文明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3、综上,中华文明起源有何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4、新旧石器时代社会组织方式有何变化?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5、中华文明是否产生?文明曙光显现,文明尚未产生。

一、中华文明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任务二:五分钟时间迅速背诵以上知识点。任务三:课堂实测1.(2024黑吉辽)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 C.碳化稻粒 D.彩陶残片(2024郑州二模)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塔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 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 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二、中华文明产生——从部落到国家任务一: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录内容,并填写导学案。三皇古史传说,神话色彩浓厚五帝制度建设:禅让制五帝后期(考古学中龙山文化时期):陶寺遗址——具备国家初始形态国家产生夏朝建立:可能遗址:制度建设:灭亡:任务二:学思之窗

三、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早期国家任务一:基础知识梳理时期都城朝代重要事件夏商西周BC2070-1600BC1600-1046陕西西安镐京河南安阳殷墟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犬戎灭国牧野之战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C1046-771内外服

三、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早期国家任务二:阅读课本思考夏商灭亡原因何在,这对西周国家治理有何启示?统治者暴虐无德臣民不满其他部族征讨关注百姓加强地方统治宗法制、分封制早期民本思想(问题探究)

三、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早期国家任务三:阅读课本思考分封制和宗法制如何维护西周统治?周天子天下共主等级森严家国同构政权与族群结合

三、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早期国家依据课本P6页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思考西周制度建设的影响?积极:维护周的统治,巩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促进民族交融,使周的文化传播到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初步形成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消极:诸侯权力大。

三、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早期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早期国家特点夏夏小正政治:血缘与地缘相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家国同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存在原始民主遗存。经济: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耕作;青铜铸造发达;工商食官;思想:礼乐制;学在官府;文化认同性趋向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天下一家”思想。敬天保民的早期民本思想。商占卜/青铜器周世袭制、家天下设置官职机构对地方进行直接间接管理农业井田制青铜器各类官职内外服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何尊“中国”总结

1.商朝时畿内和畿外的关联较弱,国王对畿外地区的控制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借助诸侯加强对畿外的统治。同时,各诸侯也会赐采立邑,以处子孙。因此,王畿之外的格局与王畿地区的社会结构颇为相似。这样的做法()A.构建了完备的基层管理体系 B.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C.促进了华夏认同意识的萌发 D.强化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答案】B2、从考古资料看,西周青铜礼器不仅分类组合齐全,而且形制基本相同,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