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诗歌鉴赏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诗绘制的诗人情感变化轨迹图。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1)?????(2)?????(3)?????

2.请结合下面的【链接资料】,赏析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浪漫笔法。

【链接资料】

李白常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这种浪漫笔法主要表现在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答案】1.抑郁苦闷??彷徨无奈??自信乐观??2.诗句运用想象,将实现人生理想、政治抱负想象为“渡黄河”“登太行”;同时运用夸张,用“冰塞川”“雪满山”突出困难巨大,此句使用浪漫笔法,表现诗人仕途受阻的抑郁苦闷。

【知识点】诗歌鉴赏

【导语】李白《行路难(其一)》以豪放跌宕的笔触,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诗中“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险阻,而“长风破浪”的结句则迸发出盛唐特有的乐观精神,在顿挫中见豪迈,于迷茫中显气魄。

1.本题考查诗人情感。

①抑郁苦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人的动作(停、投、拔、顾)与神态(茫然),尽显其面对美酒佳肴却心绪难平,被抑郁、苦闷情绪裹挟的状态。

②彷徨无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黄河”“太行”是诗人追求理想的象征,“冰塞川”“雪满山”却成了阻碍理想的天堑,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遭遇重重困难,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内心满是彷徨与无奈。

③自信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这两句诗展现出诗人在经历了前面的抑郁、彷徨之后,重新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自信乐观的精神。

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了浪漫的笔法,主要体现在想象与夸张手法的巧妙结合。从想象角度来看,诗人把自己追求人生理想、实现政治抱负的过程,想象成“渡黄河”“登太行”这样具体的行动,将抽象的理想追求具象化,让读者更易感知其对理想的渴望与执着。从夸张角度而言,“冰塞川”描绘出黄河被坚冰完全堵塞的景象,“雪满山”则展现出太行山被大雪彻底覆盖的画面,通过这种极度的夸张,极大地突出了人生道路上困难的巨大与严峻,营造出一种艰难险阻、前路渺茫的氛围。李白以这样浪漫的笔法,生动且强烈地抒发了自己仕途受阻、理想难以实现的抑郁苦闷之情,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他在困境中依然葆有的对理想的深切向往,使情感的表达更具感染力与冲击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凄凉地”“弃置身”点明诗人长期被贬的境遇,奠定沉郁基调。

B.【乙】诗首联“曾为客”“每醉还”回忆昔日与故人相聚的情景,暗含温馨。

C.【甲】诗颈联“沉舟”“病树”自比,却以“千帆过”“万木春”表达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乙】诗尾联以问句收束,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暗含归隐之意。

4.两首诗都蕴含“时光流逝”的感慨,请结合诗句分别分析这种感慨的具体体现。

【答案】3.D4.甲诗中“二十三年弃置身”直接点明被贬时间之长,“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表达对|日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乙诗中“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以“十年间”点明分别时间之久,“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通过对比,表达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感慨。

【知识点】诗歌鉴赏

【导语】这两首七律均以重逢为切入点,通过时空对比展现人生况味。刘诗以“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与“烂柯人”典故,凸显政治失意中的沧桑;韦诗则以“流水十年”的岁月流逝与“鬓已斑”的外貌变化,传递故友重逢的悲欣交集。两诗在时空转换中完成情感升华,刘诗最终展现豁达。

3.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D.【乙】诗尾联“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该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向北归去,在淮上对着秋山。以问句“何因不归去”引出“淮上有秋山”的回答,诗人借淮上秋山这一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当下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留恋。秋山的景色或许美丽而宁静,让诗人沉醉其中,不舍离去;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些许迷茫,不知归去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情境。这一结尾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委婉含蓄,言有尽而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