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材料:夏可能只是后来

一些作家虚构的说

法...到了公元前1500年,“商”部落征服了大多数部落并建立了一个王国,这为中国文明奠定了基础。——《全球文明史》

材料:《全球通史》

中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关于中国的部分是直接从商朝开始的。

中华文明究竟诞生于何时?起源于何地?

AGLOBAL■

HISTORY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WordCivilie

theGlobalEsperen

全球文明史(第三版)

HISTORY

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

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的总和。判断文明最主要的标

志是国家。(文明产生的要素:阶级、制度、国家、文字、艺术、宗教、信仰、城市、建筑、)

文化遗存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事物,如宫殿、坟墓、工具、饰品等物质,或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如诗歌、戏曲、节庆等非物质。(课本有哪些代表性的遗存?

何为文化遗存?

何为国家?

何为文明?

旧石器时代

(170万年前-

1万年前)

标志

使用打制石器

遗存代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特征

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

新石器时代

(1万年前-BC2070年)

标志

使用磨制石器

遗存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生活特征

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

定居生活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完成下述表格。

材料: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彩陶风格影

响所及,东至辽西和山东、南到江汉平原,达大半个中国。而具有江浙地区崧泽文化特点的陶器群也广泛出现在在北至山东、西抵洞庭湖东岸的广大地带。长江中游大溪文化风格的彩陶和刻纹白陶,出现在岭南直至珠江三角洲地带。

——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

样性的特点

“一体”是指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

思考探究1:观察中国新石器遗存图,概括其特征。

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摘编自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思考探究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对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有何作用?

图二庙底沟时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公元前4200~前3500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366座墓地随葬品统计

随葬品

坟墓

占全部坟墓比例

31-40件

1座

0.3%

21-30件

3座

0.8%

11-20件

47座

12.8%

1-10件

270座

73.8%

0件

45座

12.3%

姜寨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中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是各家庭使用。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不大。

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分化

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古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

公共权力的出现——统治者的强大的调动、组织能力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肉城

宫殿区

王陵和贵族墓地

仓储区

外城

作坊区

考古学证明,尧舜时期大约相当

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遗址、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尧舜禹

黄帝

炎帝

(一)早期国家的孕育: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