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基孔基肯雅热防空工作方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幼儿园基孔基肯雅热防空工作方案

为有效预防基孔基肯雅热在幼儿园内传播,切实保障师幼健康安全,结合幼儿园实际环境与儿童活动特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重点围绕伊蚊孳生源头控制、传播途径阻断、易感人群保护及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环境治理与孳生源头控制

(一)日常环境清洁标准化操作

1.室内环境:每日早、中、晚三次对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儿童集中区域进行全面清洁。重点清理桌面、地面、墙角缝隙处的积水残留,使用吸水性强的清洁工具(如超细纤维抹布、橡胶刮水器)确保无积水留存。教室后窗及卫生间窗户需安装16目以上防蚊纱窗,每日开园前检查纱窗完整性,发现破损立即报修(维修响应时间≤2小时)。

2.户外活动区:沙池、戏水池、攀爬架底部等易积水区域实行“活动后即清理”制度。戏水池使用后需排空并倒置存放,沙池边缘排水沟每日16:00前用高压水枪冲洗(水压≤0.3MPa,避免扬沙),确保无淤泥堵塞;攀爬架螺丝孔、塑料玩具凹槽等微小积水点由保育教师使用细棉签逐一吸干,每周五17:00前开展“微环境排查日”,由后勤主任带队检查,建立《微小积水点台账》,标注位置、处理责任人及完成时间。

3.公共卫生区域:卫生间蹲位、洗手台、拖把池为重点防控区,每日7:30前完成第一次清洁(使用含氯消毒液1:500配比擦拭),10:00、14:00、16:00分别检查并清理台面积水;拖把清洗后需悬挂于通风处晾晒(晾晒架高度≥1.8米,避免儿童触碰),禁止堆放在卫生间角落。垃圾房实行“日产日清”,垃圾桶内袋每日17:00前更换,外桶用高压水枪冲洗后喷洒0.1%溴氰菊酯溶液(喷洒量50ml/㎡),防止垃圾渗滤液蓄积。

(二)孳生地精准清除行动

1.每月第一周开展“孳生地集中清除周”,由后勤部门联合保健室对全园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覆盖以下区域:

-绿化带:检查花盆托盘、废弃轮胎、塑料瓶、泡沫箱等易积水物品,清除无用途容器,有用容器需打孔(孔径≥0.5cm)或加盖(密封性≥90%);

-屋顶及雨棚:清理排水沟落叶、泥沙,确保排水坡度≥2%,雨水管底部设置“防倒灌弯头”,避免管口积水;

-地下车库及设备间:检查消防水池、空调冷凝水接水盘,消防水池需加盖并定期投放缓蚀阻垢剂(投放频率≤3个月/次),冷凝水接水盘每周用吸水海绵清理,管道连接处包裹防水胶带防止渗漏。

2.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排查出的孳生地按风险等级标注——红色(布雷图指数≥5,存在阳性容器)、黄色(布雷图指数2-4,存在潜在积水点)、绿色(布雷图指数≤1)。红色区域由后勤主任牵头24小时内完成整改,黄色区域由保育组长48小时内整改,绿色区域纳入日常巡查范围。

二、蚊虫监测与预警响应

(一)动态监测体系建设

1.常规监测:在幼儿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设置1个诱蚊灯(波长365nm,功率≤20W),每日18:00-次日6:00开启,由保健医生次日7:30收集蚊媒样本,分类计数(重点区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填写《蚊媒密度监测记录表》,数据于每周一9:00前上报区疾控中心。

2.布雷图指数(BI)检测:每月15日、30日开展全园BI检测,随机抽取50个可能积水容器(覆盖室内外各25个),计算阳性容器率(BI=阳性容器数/检查容器数×100)。检测由保健室联合后勤部门执行,检测人员需佩戴手套、口罩,使用长柄勺采集水样,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伊蚊幼虫或蛹。

(二)分级预警与处置

1.蓝色预警(BI≤3):加强日常巡查频次,保育教师每日增加1次微小积水点检查,后勤部门每周对绿化带、排水沟等区域喷洒生物灭蚊剂(苏云金杆菌H-14,浓度0.5g/㎡)。

2.黄色预警(4≤BI≤7):启动“重点区域强化消杀”,对阳性容器所在区域(如发现伊蚊幼虫的花盆托盘)进行局部热烟雾消杀(使用0.5%高效氯氰菊酯,雾滴粒径≤20μm),同时通过家长群发布《防蚊提示》,要求家庭同步清理室内外积水。

3.橙色预警(BI≥8):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暂停户外活动(如遇晴天可在10:00前、16:00后开放30分钟),全园开展滞留喷洒(使用10%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剂量50mg/㎡),重点喷洒墙面1.5米以下区域、绿化带灌木丛背面,喷洒后关闭教室门窗30分钟,通风1小时后方可进入。

4.红色预警(发现基孔基肯雅热确诊病例):按本方案“应急处置”章节执行。

三、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一)教职工培训

每学期初开展“基孔基肯雅热防控专题培训”,内容包括:伊蚊形态识别(重点区分白纹伊蚊“银白斑”特征)、布雷图指数检测方法、儿童防蚊用品选择(推荐含10%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儿童专用驱蚊液)、疑似病例识别(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