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要点.pptxVIP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

(2025年版)解读;

提纲

·疾病概述

·流行风险地区分类

·病例报告与管理

·疫情处置

·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监测

·预防措施

科普核心信息;

疾病概况;

疾病概况

基孔肯雅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3个基因型: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印度洋分支)、亚洲型

以发热、小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症状与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相似,易误诊,难准确确定感染人数

●严重症状和死亡少,通常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幼儿和老年人中

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

●在欧洲暴发规模较小的疫情;

病原学特征

病毒形态与结构

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球形包膜病毒,直径约60~70nm。

血清型分布

有1个血清型,可分3个基因型,即西非型、中-东-南非洲型和

亚洲型。

基因组构成

单股正链RNA,长度约为11-12kb,含5种结构蛋白和4种非结

构蛋白。

培养繁殖与病变

病毒可在Vero、C6/36、BHK-21和HeLa等细胞中培养繁殖并

产生病变。

病毒灭活条件

56℃30分钟即可灭活,对紫外线、化学试剂敏感。;

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宿主

传播途径: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等叮咬传播

●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

●外潜伏期:2至10天

●蚊体内的病毒可存活较长时间,甚至终生带毒

潜伏期:通常3至7天,范围2至12天

传染期:一般发病当天至7天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地区分布、季节分布:与伊蚊的地理分布、季节消长相关;

全球疫情概况

1952年,在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首次发现并确认基孔肯雅病毒,疾病流行地区不同村庄

的感染率平均为40%~50%;

该病毒在非洲东部发现后,在乌干达又出现人感染病例;

1964年,在津巴布韦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基孔肯雅病毒抗体;

泰国曼谷是非洲以外首次确认基孔肯雅病毒的地区,于1958年分离,疾病暴发与埃及伊

蚊传播有关;

1961—1963年,柬埔寨和印度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同样与埃及伊蚊传播有关。;

全球疫情概况

截至2024年12月,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覆盖所有6个WHO区域;

高风险区域:美洲(48国)、非洲(33国)、东南亚(10国)、西太平洋(20国);;

2025年全球疫情概况

美洲:巴西78032例,玻利维亚3677例,阿根廷31例,巴拉圭44例。

非洲:法属留尼汪岛54242例(其中27例死亡)

科摩罗4例,肯尼亚570例,毛里求斯1341例,塞内加尔5例

亚洲:印度1741例,斯里兰卡151例,巴基斯坦7例。

大洋洲:澳大利亚81例;

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广泛,活跃期长

地区分布

●埃及伊蚊:我国海南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

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和临沧市、台湾嘉义县以南和澎湖县部分地区

●白纹伊蚊:北至沈阳,经河北秦皇岛,山西太原,甘肃天水、陇南,四川雅安,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

活跃期

●全年均有活动:海南和广东部分地区以及云南边境县

●3-11月: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

●5-10月: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6-9月: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西、辽宁;

2008-2019年国内疫情

2008年,我国首次从斯里兰卡归国人员中发现输入性病例

2010-2019年,我国报告基孔肯雅热疫情事件61起,519例

●输入性病例94例(占18.1%),本地感染425例

●分布于12个省,云南(1起)、广东(2起)及浙江(2起)报告了输入继发本地病例

季节高发

●7-11月为报告病例高峰期,占83%

94例输入病例来源国

●东南亚为主:缅甸(50例,53.2%)、泰国(11例,11.7%)、孟加拉国(9例,9.6%)、

印度(7例,7.4%)、菲律宾(5例,5.3%)

●少量非洲和南美洲国家;

本地疫情

2010年广东东莞万江街道:报告282例,涉及9个社区,其中91%的病

例集中于1个社区;该起疫情持续48天

2017年浙江衢州市农村地区:报告病例4例,其中本地传播引发病例3例,

集中在1个村,疫情持续19天。

2019年云南瑞丽市:报告170例,涉及5个乡镇,92%的病例集中于1个;

2020-2024年国内疫情

2020、2022年无病例报告

2021年:4例(广东)

2023年:3例(四川1例,广东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