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山隧道排水工程施工方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山隧道防排水工程专题施工方案

1编制阐明

1.1编制根据

(1)新建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HCZJ-3标麻山隧道施工设计图纸;

(2)《高铁路设计规范》(试行XTB10621-2023J971-2023);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23J449-2023)及其局部条文修订

(铁建设[2023]22、62号文);

(4)《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暂行)》;

(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23);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23);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23);

(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104-2023);

(9)《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23)

(9)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有关工作联络单。

L2编制原则

(1)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H勺原则;对于

隧道穿过断裂破碎带段,估计地下水较大,当采用以排为主也许影响生态

环境时,根据实际状泥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到达堵水有

效、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2)隧道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防水,以衬砌构造自防水为主体,以施工

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

(3)当地下水对混凝土构造具有侵蚀性时,应采用对应措施,保证构造

日勺安全和耐久性

(4)防水排水专题施工方案除应符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甫》外,

尚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有关法律、法规日勺规定。

L3编制范围

本方案合用范围: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CZJ-3标麻山隧道防

排水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新建杭州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HCZJ-3标麻山隧道起于浙江省义乌市

后宅街道杨顺田村,止于义乌市后宅镇毛店桥头村,隧道起比里程

DK114+935〜DK118+485.4.255,全长3551.255m,本隧道将穿过1

(DK115+300).2(DK115+500)、3(DK117+720〜770)、4(DK116+600).

5(DKU7+810)共5个断层影响段,岩体极为破碎,富水性强,成洞较为困

难。尤其是3断层,破碎带宽度30〜50m,属于绍大断裂,不可预见原因

多,施工中也许出现围岩失稳、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

2.2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

地表水重要为季节性溪沟,靠大气降水补给,汇集于沟谷,调绘时水

量不大。隧道洞身范围内,地表水均从丘下通过,未通过丘间谷地。

地下水的类型、埋藏状况及其变化特性

根据区内地层岩怛组合及地下水日勺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性,

隧道走廊带内地下水类型可划分为二类:

(1)松散孔隙潜水

赋存于隧道区地表沟谷地和槽谷中日勺第四系冲洪积、残积层中,多

屑弱含水岩组。该类地下水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对隧道工

程影响较小。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分布于侏罗系上统大爽组的火山碎屑岩含水组中。地下水赋存于粉砂

岩、细砂岩、凝灰质砂岩的构造裂隙中,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贫乏,

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小;不过断层构造带中水量相对较丰,应注意其对隧道

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地表水的关系

(1)补给特性

测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地面植被发育,表土层普遍较薄(一

般不不小于5m),强风化深度5〜20m,大气降水为地下水重要补给来源。

(2)径流及排泄特性

大气降水通过裂隙、断裂带下渗后,通过包气带后由垂向径流转向水

平径流。大部分赋存于浅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